摩尔斯电码加密(摩尔斯电码加密原理)

2023-02-21 18:40:21 密码用途 思思

闲聊编码与加密

通过电报的发展史,就能看清编码与加密的大概,那么就从摩尔斯电码开始吧。

摩尔斯电码(1836年)是随着电报机( 1835)的发明而产生的 ,结束了老式的使用马车、信鸽、烽火台等传递消息方式的历史。

它使用二元编码(有分歧),二元编码就是每一个表示位可以表示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就是嘀(·)和嗒 (-)。

至此,我们就可以对照摩尔斯电码表,在A地点的电报机上按出“嘀嘀嗒嗒”的声音,通过电缆把电流传输到几十公里以外的B点,B点的接收器收到“嘀嘀嗒嗒”,对照摩尔斯电码表就能解读内容。

摩尔斯电码随后引起了军方的关注,并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1861~1865年)首次使用摩尔斯电码传递情报,当时的传输介质还是电线,也就是有线传输,局限性很大,想要通信必须要架设线路;同时也发现了电报容易被敌方截获的弊端,在战时以及在战后一直在改良加密方法,产生了加密电报的雏形。

摩尔斯电码的称呼逐渐变成了摩尔斯密码,加密电报的应用在二战时达到巅峰。

到了19世纪90年代,各地仍然要经过电线用来传送电报。尼古拉·特斯拉等科学家在这个时候开始研究以无线电发送电报。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首次成功收发无线电电报。4年后,即1899年,他成功进行英国至法国之间的传送。1902年首次以无线电进行横越大西洋的通讯。

电线换成了天线,电报终于能飞了。

1936年, 也就是英国加入二战前夕,艾伦·图灵提出了一种抽象的计算模型——图灵机

现代计算机使用的模型继承自艾伦·图灵发明的图灵机模型,图灵机就是使用的二元编码,不知道是不是受摩尔斯电码的启发,发明目的是为了证明一个数学命题到底能不能够被证明,通俗说,就是通过对该命题进行大量的模拟计算,看看最终能不能得到真或假。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布莱切利园就是在这个时候成为了英国最重要的加密电报破译基地,又称“X电台”。这个小圆子里聚集了当时英国最聪明的一批人,这其中就包括艾伦·图灵,堪称史上最强大的“黑客”阵容。

他们的任务,就是截获电报,破解电报,然后共享给同盟国,当然只是部分共享。

图灵机的研究暂时中断,直到战后才得以继续,不过也没持续多久,图灵就吃半个毒苹果自杀了。

艾伦·图灵仿造1938年的波兰解密机炸弹机(Bomba)设计了新的炸弹机(Bombe),新的炸弹机是对图灵机模型的一次实践,戈登·魏齐曼对其进行了改良。战时成功破译恩尼格玛密码机(又叫英格玛密码机,能够破译一部分还要归功于英国情报部门在U型潜艇上缴获的密码机和密码本),致使大西洋战场局势发生大逆转。

战时也参与了Colossus巨人计算机的研制,目的为了破译洛仑兹密码机(这种密码机用于德军最高统帅部,属于恩尼格玛的升级版),英军代号“金枪鱼”,直到二战结束前夕才研制完成。利用这台机器,盟军不但破译了大量重要情报,还利用假电报成功欺骗了轴心国认为的最后一颗救命稻草,沙漠之狐-埃尔温·隆美尔,直接导致大西洋壁垒在盟军登陆诺曼底时被彻底击溃,缩短了战争时间。

结论:

1.称呼为摩尔斯电码或者摩尔斯密码都没有错。

2.战争是编码衍生出加密编码的重要催化器。

3.加密的本质也是编码,不过这种编码产生的目的是增加解码成本,而我们称呼的编码的目的是降低解码成本。

编码的鼻祖,文字。

布莱叶盲文

但是实际上6点盲文可以表示更多的状态,原因是同一个码点可能会根据上下文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含义,比如“ble”如果不被用作单词的一部分使用时,那他后面跟着的 原本代表A-J的码点会当做数字定义,A=1, B=2, C=3 .....J=0。

布莱叶6点盲文非常直观的向我们解释了文字的编码本质,但是这还不够,我们需要更多证据。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上英语课就是玩(其实不只是小学...),有一天上英语课时,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抬头看了看黑板,黑板上老师写了“blue”这个词,后面跟着汉语翻译“蓝色”。我就很诧异,为什么“blue”代表“蓝色”,而不代表“裤衩”呢?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久,直到我看到了《编码的奥秘》其中一段才豁然开朗。

现在的人对英语应该耳熟能详,但是把英语词汇当成一种编码你可能从没想过, 英语词汇由26个拉丁字母组成,字母是英语中的最基本单位,不可再分,他有点像数学中的质数,化学变化中的原子(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粒子),或者生物中细胞(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以上的这些通过不同的排列与组合,生成新的一种上层事物,而上层通过排列组合又能得到上上层事物。【基本组成单位随着人类探索一直在更新,每次更新都是一次重要的认知升级】

字母组成单词,单词组成句子,句子组成文章,文章中同一个句子位置的变化会表达不同的含义,我们称之为 上下文 。

英语是编码,那我们的汉字是不是呢?

英语有他们的基本组成单位,咱们汉字也有字根啊,

到这应该总结一下编码的定义是什么

编码 是信息从一种形式或格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解码,是编码的逆过程。

这个过程使用一个数学概念也适用,那就是映射。

文字的演化过程:从形象的映射逐渐发展成抽象的映射。

为什么?

人们需要更加简洁的文字来映射事物,象形文字很难做到书写统一,因为说它是画画可能比说他是文字更贴切,但更重要的是,形象的映射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情感表达需求。

我们的汉字应该是形象的映射与抽象的映射共存的产物。

有人可能说英文字母由拉丁字母演化而来,拉丁字母从一开始就是抽象的,怎么能说所有的文字都是从象形开始呢?

拉丁字母并不是欧洲语系的鼻祖。

古埃及的圣书体 = 古埃及的僧侣体 = 古代及的世俗体 = 腓尼基字母 = 希腊字母 = 拉丁字母(罗马字母)

所以啊,英文字母的老祖宗也是埃及人的象形文字,而且现在有一种说法是,我国发现的甲骨文就是由古埃及传过来的,算了,这种事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去考古吧。

厦门男子被困礁石用摩斯密码求救!用摩斯密码该如何求救?

只需要使用三短三长三短的信号进行求救就是摩斯密码。国际呼救信号是SOS,用摩斯编码表示,S是三短,O是三长,完整的表示是用莫斯电报表示。

摩斯密码是谁发明的?

摩尔斯电码是美国人摩尔斯在1837年发明的,摩尔斯电码在早期无线电通信中非常重要,每个无线电通信人都需要。由于通信技术的发展,摩尔斯电码在1999年被世界各国停止使用,但由于其频率至少较宽,具有技术和艺术的特点,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摩尔斯创造了电报,但他缺乏相关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他与埃尔菲德·维尔签署了一项协议,帮助他制造更实用的机器和设备。埃尔菲德·维尔设计并构思了一个基于点、划线和中间间隙的计划,可以让每个标志和标点符号相互独立地推出。他们达成协议,允许同符号的计划被纳入摩尔斯的专属。这是我们现在熟悉的现代美国摩尔斯电码,它被用来传输世界上第一个电报。

摩斯密码为什么应用这么广泛?

首先是简单其次关键在于莫斯代码。一般来说,通过不同的单脉冲长度表示二进制码块的编码方法可以称为莫斯代码。用·表示码元0,用-表示码元1,其表达形式多见于声、光、电磁波。由于初始电报选择了这种编码方法,我们经常将其与电报码混淆,然后是莫斯密码。采用莫斯代码编码的登录密码称为莫斯代码。我们也可以广泛理解为基于二进制私钥加密方法。

这种加密方法的基本理论使得密钥种类繁多,报文格式的具体内容可以公布。只要密码箱保养严密,拆换周期时间足够快,破译的概率足够小。这种登录密码特别适用于二线通信手段的信息保密,因此被广泛使用。最后,莫斯电码被认为是莫斯电码,而不是莫斯电码。

谁知道摩斯密码对照表?图和文字均可

摩斯密码对照表如下:

摩尔斯电码作为一种早期的数字化通信形式,但是它不同于现代只使用零和一两种状态的二进制代码,它的代码包括五种: 点、划、点和划之间的停顿、每个字符之间短的停顿、每个词之间中等的停顿以及句子之间长的停顿。

摩尔斯电码morse code 它由两种基本信号和不同的间隔时间组成:

短促的点信号“·”,读“滴”(Di);

保持一定时间的长信号“—”,读“嗒”(Da)。

间隔时间:滴,1t;嗒,3t;嘀嗒间,1t;字符间,3t;字间,7t

如果灯光是按照“短亮 暗 短亮 暗 短亮 暗 长亮 暗 长亮 暗 长亮 暗 短亮 暗 短亮 暗 短亮”这个规律来显示的话那么它就意味是求救信号SOS。

扩展资料:

自从无线电和莫尔斯电码问世后,军事通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但是无线电通讯完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己方接受电文的同时,对方也可“一览无遗”,因此人类历史上早就伴随战争出现的密码也就立即与无线电结合,出现了无线电密码。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所有无线电密码都是使用手工编码,毫无疑问,手工编码效率极其低下,同时由于受到手工编码与解码效率的限制,使得许多复杂的保密性强的加密方法无法在实际中应用,而简单的加密方法又很容易被破译,因此在军事通讯领域,急需一种安全可靠而又简便有效的方法。

作为一种信息编码标准,莫尔斯电码拥有其他编码方案无法超越的长久的生命。莫尔斯电码在海事通讯中被作为国际标准一直使用到1999年。1997年,当法国海军停止使用莫尔斯电码时,发送的最后一条消息是:“所有人注意,这是我们在永远沉寂之前最后的一声呐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摩尔斯电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码

摩尔斯电码加密(摩尔斯电码加密原理) 第1张

求解摩斯密码.... -.-- - -.-- ... -.-- ...- ..- .--. .-. .- -- .-. --- --- .--. .. -.. .- .-. .-.. -.

翻译:I(..) L(.-..)O(---)V(...-)E(.) Y(-.--)O(---)U(..-) 。

摩尔斯电码的代码包括五种: 点、划、点和划之间的停顿、每个字符之间短的停顿、每个词之间中等的停顿以及句子之间长的停顿。

由两种基本信号和不同的间隔时间组成:短促的点信号“·”,读“滴”(Di);保持一定时间的长信号“—”,读“嗒”(Da)。间隔时间:滴,1t;嗒,3t;滴嗒间,1t;字符间,3t;字间,7t。

摩斯码的应用

摩斯密码编码简单清晰,二义性小,编码主要是由两个字符表示:"."、"-",一长一短,这在很多情况下应用很多,比如发送求救信号。电影《风声》中就是采用在衣服上缝出摩尔密码,将消息传播出去。动漫《名侦探柯南》中《推理对决,新一vs冲矢昴》(tv511)就是用了这种方法。

在利用摩尔密码灯光求救的时候,定义:灯光长亮为"-",灯光短亮为".",那么就可以通过手电筒的开关来发送各种信息,例如求救信息。

1909年8月,美国轮船“阿拉普豪伊”号由于尾轴破裂,无法航行,就向邻近海岸和过往船只拍发了“SOS”信号。这是第一次使用这个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