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恺撒密码
1.简单介绍
凯撒密码是古时候欧洲常用的一种加密方式:英文一共26个字母,它的加密方式是将这26个字母分别平移固定的位数,
假设位数=3,那么A=D,B=E,如下图:
如果想加密一个单词HELLO,根据上面的唯一对比,加密后的结果应该是LHOOR。颠倒字母后的顺序,使得常人无法读懂这些语句或者单词。如何解密呢,也很简单,只需要将收到的单词向前平移3个位置,就可以恢复到加密前的单词HELLO了。
2.破解
破解凯撒密码的方法很多,有一种暴力破解的方式,就是“遍历”。根据凯撒密码的加密方式,平移固定的位数,26个英文字母总共可以平移的方式是26种,假如位数n=26,其实相当于没有平移,A=A,循环了一次。
进行暴力破解:
n=1:LHOOR=KGNNQ
n=2:LHOOR=JFMMP
n=3:LHOOR=HELLO
这样就破解了,可以推算发位数n=3,其实就是秘钥=3,
最多尝试25次即可推算出加密的n值等于多少(当然这里只是讨论原理,不排除真实情况,可能凑巧某一个错误的n值解密出来的也是一个完整的单词或一段话的情况)。
二、 替换密码
1.简单介绍
替换密码和恺撒密码原理有些类似,个人感觉相当于恺撒密码的变种,替换密码增加了字母替换的随机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A=G,B=X,C=K
这里ABC..等26个字母都随机指向了“密码”本上的另一个随机的字母,这下就比较难反向推算出“秘钥”是多少了,数量级完全不一样。
简单的算一下可能存在的情况:
A=有25种表示方式BCD…
B=有除A以外24种方式表示CDE..
…
那么秘钥的存在情况是:
N=25!种方式,远远大于恺撒密码的26。
2.破解
面对25!数量级的加密方式,使用暴力破解的方式不再实用了,但是可以使用另一种方法,统计学
通过大量扫描英文书籍,可以得出如下结果(,这里只探究原理,并不追究这个统计的准确性):
26个字母在日常用语中的使用频率并不一样,比如字母E的使用频率遥遥领先,字母Z使用频率最低,这个相当于语言所残留在文字中的指纹,很难察觉但是真实存在。
根据这个原理,扫描“随机密码”文本,统计出各个字母的使用频率分布,找出使用频率最高的那个字母,极可能就是加密后的字母E。
3.随机加密还有很多变种,双重加密,擦掉“指纹”使得加密方式更进一步加固,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数学之美真奇妙。
1、猪圈密码(亦称朱高密码、共济会暗号、共济会密码或共济会员密码),是一种以格子为基础的简单替代式密码。即使使用符号,也不会影响密码分析,亦可用在其它替代式的方法。
2、恺撒密码(英语:Caesar cipher),或称恺撒加密、恺撒变换、变换加密,是一种最简单且最广为人知的加密技术。它是一种替换加密的技术,明文中的所有字母都在字母表上向后(或向前)按照一个固定数目进行偏移后被替换成密文。
3、标准银河字母是一个简单的替代暗号,用不同的符号取代拉丁字母。SGA可以在不同的语言中使用,比如在游戏《Minecraft》,《指挥官基恩》中。
扩展资料:
1、猪圈密码优缺点:
优点:简单,方便,容易书写,适合书面上的密码通讯,并且好记。
缺点:"太出名"密码最怕的就是太出名,一但出名它就会毫无秘密可言,知道的人就知道,不知道的人就不知道。
2、凯撒密码例子:
恺撒密码的替换方法是通过排列明文和密文字母表,密文字母表示通过将明文字母表向左或向右移动一个固定数目的位置。例如,当偏移量是左移3的时候(解密时的密钥就是3):
明文字母表: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
密文字母表: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
使用时,加密者查找明文字母表中需要加密的消息中的每一个字母所在位置,并且写下密文字母表中对应的字母。需要解密的人则根据事先已知的密钥反过来操作,得到原来的明文。例如:
明文: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 ;
密文:WKH TXLFN EURZQ IRA MXPSV RYHU WKH ODCB GRJ。
3、标准银河字母附魔语言:
Minecraft附魔台魔咒的名字是从一长串的单词中随机构成的。先从以下列表中选取三到五个词互相组合生成魔咒名字,然后使用SGA显示出来。注意,这些名字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且不会和物品一起保存,它们只显示在附魔台的界面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猪圈密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凯撒密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标准银河字母
写的一般般,希望对LZ有所帮助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t main()
{
char str[201];//存放字符
char tmp[11];//临时变量
int i;//循环变量
int len;//存放消息长度
scanf("%s",tmp);//这里输入START,开始
getchar();//接收回车
while(strcmp(tmp,"ENDOFINPUT"))
{
gets(str);//由于输入中有空格,所以用gets输入
getchar();//接收回车
len = strlen(str);
for(i=0;ilen;i++)
{
if(str[i]='A'str[i]='Z')
{
str[i] -= 5 ;
if(str[i] 65)
{
str[i] +=26;
}
}
}
scanf("%s",tmp);//这里输入END,结束
printf("%s\n",str);//处理完就直接输出结果
scanf("%s",tmp);//输入START表示继续,输入ENDOFINPUT则表示最后一个数据集
getchar();//接收回车
}
return 0;
}
密码: ZRDLQL
解读:字母前移三位凯撒密码 WOAINI (我爱你) 即等于以上密码
凯撒移位密码。
也就是一种最简单的错位法,将字母表前移或者后错几位
,例如:
明码表: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密码表: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
这就形成了一个简单的密码表,如果我想写frzy(即明文),那么对照上面密码表编成密码也就是iucb(即密文)了。密码表可以自己选择移几位,移动的位数也就是密钥。
进制转换密码。比如给你一堆数字,乍一看头晕晕的,你可以观察数字的规律,将其转换为10进制数字,然后按照每个数字在字母表中的排列顺序,拼出正确字母。
凯撒密码关键的是密匙,密匙也就是一个数字,比如说密匙是1,那对英文单词book这个单词加密,结果就是相应的每个字母在字母表中的序号减去1;
比如b在英文单词里排第二位,那加密后就是a,o加密后就是n,依此类推,book加密后就是annj,解密时每个字母的顺序号加1,所对应的字母就是密文。
例如,当偏移量是3的时候,所有的字母A将被替换成D,B变成E,以此类推X将变成A,Y变成B,Z变成C。由此可见,位数就是凯撒密码加密和解密的密钥。
例子:
恺撒密码的替换方法是通过排列明文和密文字母表,密文字母表示通过将明文字母表向左或向右移动一个固定数目的位置。例如,当偏移量是左移3的时候(解密时的密钥就是3):
明文字母表: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
密文字母表: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
使用时,加密者查找明文字母表中需要加密的消息中的每一个字母所在位置,并且写下密文字母表中对应的字母。需要解密的人则根据事先已知的密钥反过来操作,得到原来的明文。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凯撒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