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译码器是一种具有“翻译”功能的逻辑电路,这种电路能将输入二进制代码的各种状态,按照其原意翻译成对应的输出信号。有一些译码器设有一个和多个使能控制输入端,又成为片选端,用来控制允许译码或禁止译码。
在图1中,74138是一种3线—8线译码器 ,三个输入端CBA共有8种状态组合(000—111),可译出8个输出信号Y0—Y7。这种译码器设有三个使能输入端,当G2A与G2B均为0,且G1为1时,译码器处于工作状态,输出低电平。当译码器被禁止时,输出高电平。
图2时检测74ls138译码器时间波形的电路,使用的虚拟仪器为数字信号发生器和逻辑分析仪。数字信号发生器在一个周期内按顺序送出两组000—111的方波信号。
图3表明如何将两片3线—8线译码器连接成4线—16线译码器。其中第二片74138的使能端G1和第一片的使能端G2A接成D输入端。当D=0时,第一片74138工作,对0000—0111的输入信号进行译码输出。当D=1时,第二片74138工作,对1000—1111的输入信号进行译码输出。
在图4中 ,7442为二—十进制译码器,具有4个输入端和10个输出端。输入信号采用8421BCD码,二进制数0000—1001与十进制数0—9对应。当输入超过这个范围是无效,10个输出端均为高电平。7442电路没有使能端,因此只要输入在规定范围内,就会有一个输出端为低电平。
图5位BCD—七段显示译码器电路,LED数码管将显示与BCD码对应的十进制数0—9。因为显示译码器电路输出高电平,所以应该采用共阴极LED数码管。
编码与译码的过程刚好相反。通过编码器可对一个有效输入信号生成一组二进制代码。有的编码器设有使能端,用来控制允许编码或禁止编码。
优先编码器的功能是允许同时在几个输入端有输入信号,编码器按输入信号排定的优先顺序,只对同时输入的几个信号中优先权最高的一个进行编码。在图6中,74147为BCD优先编码器,输入和输出都是低电平有效。为了取得有效输出高电平,可在每个输出端连接一个反相器。7417只有1—9各输入端,0输入端不接入电路。这是因为7417约定,当无有效输入时,输出0的BCD代码0000。
图7是一个检测优先编码/译码功能的逻辑电路,对每一个接地的逻辑开关,数码管都会显示一个相应的十进制数。在输入端的8个逻辑开关中,代号为[7]的优先级别最高,代号为[0]的优先级别最低。
这种电路能将输入二进制代码的各种状态,按照其原意翻译成对应的输出信号。有一些译码器设有一个和多个使能控制输入端,又成为片选端,用来控制允许译码或禁止译码。
在图中,74138是一种3线—8线译码器 ,三个输入端CBA共有8种状态组合(000—111),可译出8个输出信号Y0—Y7。这种译码器设有三个使能输入端,当G2A与G2B均为0,且G1为1时,译码器处于工作状态,输出低电平。当译码器被禁止时,输出高电平。
扩展资料
译码器的种类很多,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大同小异,其中二进制译码器、二-十进制译码器和显示译码器是三种最典型,使用十分广泛的译码电路。
二进制码译码器,也称最小项译码器,N中取一译码器,最小项译码器一般是将二进制码译为十进制码;
代码转换译码器,是从一种编码转换为另一种编码;显示译码器,一般是将一种编码译成十进制码或特定的编码,并通过显示器件将译码器的状态显示出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译码器
二进制码译码器特点:二进制码译码器也称最小项译码器,N中取一译码器,最小项译码器一般是将二进制码译为十进制码。
简介:
二进制译码器是一种由编码的输入信号触发后选择一条输出线信号有效的器件。通常情况下,输入的是一个n位二进制数,最多会有2n条输出线 。
是把一种代码转换为另一种代码的电路。二十一进制译码器的功能是是把一种代码转换为另一种代码的电路。原理用来表示输入变量状态的译码器是一种二进制译码器, 输入输出代码之间的关系可由真值表表示。
当两个选通输入G1 和G2 为低时, 它可将4 个二进制编码的输入译成16 个互相独立的输出之一。实现解调功能的办法是:用4 个输入线写出输出线的地址,使得在一个选通输入为低时数据通过另一个选通输入。当任何一个选通输入是高时,所有输出都为高。
译码器,是可以将输入二进制代码的状态翻译成输出信号,以表示其原来含义的电路。常见的有n线-2^n线译码和8421BCD码译码两类;显示译码器用来将二进制数转换成对应的七段码,一般其可分为驱动LED和驱动LCD两类。
译码器的种类很多,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大同小异,其中二进制译码器、二-十进制译码器和显示译码器是三种最典型,使用十分广泛的译码电路。
二进制码译码器,也称最小项译码器,N中取一译码器,最小项译码器一般是将二进制码译为十进制码;
代码转换译码器,是从一种编码转换为另一种编码;
显示译码器,一般是将一种编码译成十进制码或特定的编码,并通过显示器件将译码器的状态显示出来。
译码器电路结构
图1
在讨论译码器的功能前我们来看一下译码器的内部结构,上图是一个主要由与门电路构成的2输入译码器,其输出共有22个(即4),从图上可以每个其输出对应于一个最小项。在这电路中当输入BA的取值为10,即对应于十进制数的2时,其F2输出为高电平,其余的输出为0。
图2
上图同样是一个2输入的译码器,但由于其主要使用了与非门构成的,其每个输出对应于一个最小项的非。在这电路中,当输入BA的取会为10时,其输出F2不再为1,而是输出为0,其余的输出为1。
我们将上面这种译码器电路看作输出低电平有效(即当输入变量对应于十进制i时,其对应的第i个输出端为低电平,其余为高电平)。而前面的译码器当然就是高电平有效了。
上面列出的两个电路为2输入的情况,对于输入为2个以上的情况也与此相同,同样可以有输出高电平有效的,也有输出低电平有效的。
DAC数模转换就是将离散的数字量转换为连接变化的模拟量,实现该功能的电路或器件称为数模转换电路,通常称为D/A转换器或DAC(Digital Analog Converter)。我们知道数分可为有权数和无权数,所谓有权数就是其每一位的数码有一个系数,如十进制数的45中的4表示为4×10,而5为5×1,即4的系数为10,而5的系数为1, 数模转换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把二进制的数转换为十进制的数。 最原始的DAC电路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参考电压源、求和运算放大器、权产生电路网络、寄存器和时钟基准产生电路,寄存器的作用是将输入的数字信号寄存在其输出端,当其进行转换时输入的电压变化不会引其输出的不稳定。时钟基准产生电路主要对应参考电压源,它保证输入数字信号的相位特性在转换过程中不会混乱,时钟基准的抖晃(jitter)会制造高频噪音。二进制数据其权系数的产生,依靠的是电阻,CD格式是16bit,即16位。所以采用16只电阻,对应16位中的每一位。参考电压源依次经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和输入数据每位的电流进行加权求和即可得出模拟信号。这就是多比特D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