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的头衔定为凯撒。但是代指的不是凯撒这个人而是身份,身份即“罗马人的元首,罗马帝国的皇帝”。
罗马皇帝(公元前27年1月16日)—公元1453年5月29日),是古罗马帝国时期,最高统治者的职位头衔,拉丁语为“Augustus”,音译作“奥古斯都”,意译应为“神圣伟大”。
历史介绍:
罗马共和国末期,军事将领凯撒崛起为政治新秀,他花8年时间领兵对外征战,胜仗连连,征服了广阔的高卢地区,还兼任了多个要职。这大大地刺激了元老院的神经,因此凯撒被元老院视为眼中钉。
公元前44年,元老院的共和派将自封终身独裁官的凯撒刺杀,使“罗马内战”爆发,之后凯撒的养子、将军屋大维在内战中取胜,他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的荣誉称号,标志着罗马共和时代就此结束。以后古罗马凡最高统治者均有此称,其接任者也由现任指定。戴克里先到君士坦丁以后,又演变为父死子继的血亲世袭。
但直到东罗马皇帝希拉克略恢复古希腊“巴塞硫斯”的君主称号,“奥古斯都”一直都是罗马皇帝的正式称呼。而“英白拉多”并不等于皇帝,最开始的罗马皇帝也没有这一称号,只是后世历史研究为方便而沿用的非正式称呼。
需要注意下,凯撒他没称帝,当时虽然他是独裁者,但表面上还是共和国,没有实行帝制
凯撒和保罗的标一样。根据相关公开资料查询显示凯撒和保罗的标一样。标志汉语词汇意思是表明特征的记号或事物,表明某种特征。
扑克中的K、Q、J三张牌一般叫人头牌,但有的地方也把A列为人头牌。牌面上印有人像图案的牌,最初称为COAT CAROS,以后又称为COUR。现代美国和英国的扑克牌制造厂商,其人头牌的设计图案基本上都相同,是沿袭18世纪法国扑克牌的图案形式。
早期的图案设计完全决定于雕刻木版的美术师的技艺,后来这种图案渐逐从代表公认的人物或事象转化为毫无含意的人物图形。曾有传说认为,亨利八世是四张K的图案的模型;现存最古老的英国扑克牌的四张K的人像图案上,都有与亨利八世一样的卷曲的向两边分开的小胡须和络腮胡子。
又传说四张Q上的人像图案的模型,很可能是约克王朝的伊丽莎白皇后,即亨利七世的皇后。其余人头牌上的人像图案的设计,明显是沿袭过去法国里昂制造的扑克牌的人像图案,虽然人像已有不同,但在习俗,手的位置、以及所持武器等方面,仍可看出是相似的。
法国扑克牌的制造一直是沿着各个厂商自己的路线发展的,到了1813年政府颁布了一个官方批准的设计,对于每一张人头牌都给予名称,直到今天还有很多扑克牌沿用这种名称: 黑桃 红桃 方块 梅花 K 大卫 查理 凯撒 亚历山大 Q 帕拉斯 朱迪思 雷切尔 阿金尼 J 霍吉尔 拉海尔 赫克托 兰斯洛待 其中,黑桃K大卫是公元前10世纪以色列国王索洛蒙的父亲,他善用竖琴演奏,并在圣经上写了许多赞美诗。黑桃Q帕拉斯是希腊的智慧和战争女神,是四张皇后牌中唯一手持武器的王后。黑桃J霍吉尔是查理一世(红桃K)的侍从。红桃K查理一世是四张K中唯一不留胡须的国王。红桃Q是朱迪思王后。红桃J拉海尔是查理七世的侍从。方块K凯撒大帝是罗马帝国的国王,是四张国王牌中唯一一张侧面像。方块J 赫克托是查理一世的侍从。梅花K亚历山大是最早征服世界的马其顿国王,他的衣服上总是佩带着配有十字架的球宝。梅花Q阿金尼(Argine)一词是由女王(Regina)一词经过字母移位而得出的,她手持蔷薇花,表示英国以红色蔷薇花为标志的兰开斯特王族和以白色蔷薇花为标志的约克王族经过蔷薇战争后终于和解,将双方的蔷薇花结在一齐。梅花J兰斯洛待是阿瑟王故事中的骑士。 现代形式的五十二张牌一副的,分为两个红花色和两个黑花色的扑克牌,很可能是从早期意大利塔罗特牌(TAROT)演变而成:当时塔罗特牌分四个花色,每个花色有10及10以下的小牌(SPOT CARDS)10张,以及4张人头牌:王(K),后(Q)及骑士和侍卫。在早期的扑克牌中没有后,在现代的一些扑克牌仍是勇士代替后。侍卫曾印成各种不同的男仆(VALET)形状,但仍保留侍卫这一名称,不过在现代用法中已改称为J(JACK)。在52张牌一副的扑克牌中已不用骑士,而用后作为人头牌。 中国纸牌与西方纸牌大不相同;中国纸牌呈窄长形,通常长2一2.5英寸,宽0.5一二英寸,早期的纸牌还要更为窄和长。在牌张数目和花色方面,中国和印度的纸牌都与西方的扑克牌大不一样。有一种印度纸牌,一副有144张牌,分为8个花色,每一花色18张牌;另一种印度细牌每副120张牌,分为10个花色,每一花色12张牌。有一种中国纸牌,一副只有30张牌,分为3个花色,每一花色9张牌,另有3张具有绝大权力的牌;但一般有4个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