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消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26日表决通过密码法,将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密码法旨在规范密码应用和管理,促进密码事业发展,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提升密码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是我国密码领域的综合性、基础性法律。
密码法共五章四十四条,重点规范了以下内容:第一章总则部分,规定了本法的立法目的、密码工作的基本原则、领导和管理体制,以及密码发展促进和保障措施。第二章核心密码、普通密码部分,规定了核心密码、普通密码使用要求、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国家加强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工作的一系列特殊保障制度和措施。第三章商用密码部分,规定了商用密码标准化制度、检测认证制度、市场准入管理制度、使用要求、进出口管理制度、电子政务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制度以及商用密码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第四章法律责任部分,规定了违反本法相关规定应当承担的相应的法律后果。第五章附则部分,规定了国家密码管理部门的规章制定权,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密码立法事宜以及本法的施行日期。
密码法规定,国家对密码实行分类管理。密码分为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和商用密码。核心密码、普通密码用于保护国家秘密信息,属于国家秘密。商用密码用于保护不属于国家秘密的信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使用商用密码保护网络与信息安全。
密码法规定,国家加强核心密码、普通密码的科学规划、管理和使用,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措施,增强密码安全保障能力。国家鼓励商用密码技术的研究开发、学术交流、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用密码市场体系,鼓励和促进商用密码产业发展。
此外,为突显人才培养对于密码事业的重要性,密码法规定国家加强密码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对在密码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我国将密码分为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和商用密码。
三类密码保护的对象不同,对其进行明确划分,有利于确保密码安全保密,有利于密码管理部门根据不同信息等级和使用对象,对密码实行科学管理,充分发挥三类密码在保护网络与信息安全中的核心支撑作用。
实行分类管理,是党中央确定的密码管理根本原则,保障密码安全的基本策略,也是长期以来密码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
扩展资料
密码法共五章四十四条,重点规范了以下内容:
第一章总则部分,规定了本法的立法目的、密码工作的基本原则、领导和管理体制,以及密码发展促进和保障措施。
第二章核心密码、普通密码部分,规定了核心密码、普通密码使用要求、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国家加强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工作的一系列特殊保障制度和措施。
第三章商用密码部分,规定了商用密码标准化制度、检测认证制度、市场准入管理制度、使用要求、进出口管理制度、电子政务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制度以及商用密码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第四章法律责任部分,规定了违反本法相关规定应当承担的相应的法律后果。
第五章附则部分,规定了国家密码管理部门的规章制定权,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密码立法事宜以及本法的施行日期。
参考资料来源:大河网--密码分三类管理更安全
密码分为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和商用密码。
1、核心密码:核心密码是一个组合词汇,通过倒装对后面的“密码”进行修饰和强调。可以理解为非常重要的密码。目前使用不常见,其普及源于核心密码软件科技公司的产品“核心密码”。
2、普通密码:普通密码属于国家秘密。密码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对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实行严格统一管理。
3、商用密码:商用密码是指对不涉及国家秘密内容的信息进行加密保护或者安全认证所使用的密码技术和密码产品。商用密码技术是商用密码的核心,是信息化时代社会团体、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用于保护自身权益的重要工具。国家将商用密码技术列入国家秘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商用密码技术的秘密。
密码的含义
密码是指采用特定变换的方法对信息等进行加密保护、安全认证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它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一个是加密保护,另一个是安全认证。前者是指将原来可读的信息变成不能识别的符号序列,后者是指确认主体和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密码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照保护信息的种类,可以将密码分为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和商用密码。
你好,码分为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和商用密码,实行分类管理保持信息安全的科学技术称为密码术(Cryptography),它是密码员的工作内容。揭示密文伪装的科学技术称为密码分析或密码破译原始明文码分析员的工作内容兼有密码术和密码破译两方面内容的数学分支就是密码学(Cryptology)。
明文信息用M(Message)或P(Plaintext)表示。它是比特流、一个文本文件、一个位信息图、数字化语音流、或数字化视频图像等类似物。只要联系到计算机,M就是简单的二进制数据。
密文用C(ciphertext)表示。它也是二进制数据。有时与M等长,有时大于(压缩再加密,c可能会小于M,然而,单加密通常不能做到这样)。加密函数E作用于M产生了C,数字表示为E(M)=C,逆操作,解密函数D作用于C产生了M:D(C)=M 因为加密和解密信息的全过程是恢复原始明文,下列表达式必须成立:D(E(M))=M。
认证、完整性和不许抵赖
密码术除了提供机密性之外,还要求做以下工作:
认证:信息接受者应有可能核查信息来源,任何闯入者无力装扮成原有的发送者
完整性:信息接收者应有可能验证信息在传播中未经修改,闯入者无力用假信息代替合法的原有信息。
不可抵赖:发送者在发送出信息后无法抵赖他所发出的信息。
这些计算机上进行社交的要点也类似于人们面对面交流时的要求。某人讲他是何许人时就需要证件来证实。这些表示某人身份的证件确能代表其人,认证,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提供的就是这类服务。仅供参考
密码分为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和商用密码。
1、核心密码用于保护国家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信息,普通密码用于保护国家机密级、秘密级信息。核心密码、普通密码用于保护国家秘密信息,有力保障了中央政令军令安全,为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构筑起密码屏障。
2、普通密码用于保护国家机密级、秘密级信息。普通密码用于保护国家秘密信息,核心密码保护信息的最高密级为绝密级,普通密码保护信息的最高密级为机密级。
3、商用密码是指对不涉及国家秘密内容的信息进行加密保护或者安全认证所使用的密码技术和密码产品。商用密码技术是商用密码的核心,是信息化时代社会团体、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用于保护自身权益的重要工具。
密码组成
密码是按特定法则编成,用以对通信双方的信息进行明密变换的符号。换而言之,密码是隐蔽了真实内容的符号序列。就是把用公开的、标准的信息编码表示的信息通过一种变换手段,将其变为除通信双方以外其他人所不能读懂的信息编码,这种独特的信息编码就是密码。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密码
密码分为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和商用密码。
三类密码保护的对象不同,对其进行明确划分,有利于确保密码安全保密,有利于密码管理部门根据不同信息登记和使用对象,对密码实行科学管理,充分发挥三类密码在保护网络与信息安全中的核心支撑作用。
实行分类管理,是党中央确定的密码管理根本原则,保障密码安全的基本策略,也是长期以来密码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
扩展资料:
密码组成
密码是按特定法则编成,用以对通信双方的信息进行明密变换的符号。换而言之,密码是隐蔽了真实内容的符号序列。
就是把用公开的、标准的信息编码表示的信息通过一种变换手段,将其变为除通信双方以外其他人所不能读懂的信息编码,这种独特的信息编码就是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