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可以运用 思维导图 梳理数学知识点,形成知识板块,更好的学习和复习数学。下面我精心整理了 七年级数学 有理数思维导图,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思维导图汇总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词语介绍
中文名:有理数
英文:rational number
符号:Q
整数和分数的统称。正整数和正分数合称为正有理数,负整数和负分数合称为负有理数。因而有理数集的数可分为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3种数。由于任何一个整数或分数都可以化为十进循环小数,反之,每一个十进循环小数也能化为整数或分数,因此,有理数也可以定义为十进循环小数。有理数集是整数集的扩张。在有理数集内,加法、减法、乘法、除法(除数不为零)4种运算通行无阻。有理数的大小顺序的规定:如果a-b是正有理数,就称a大于b或b小于a,记作ab或b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运算法则
1.同号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等的异号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4.相反数相加结果一定得0。
注意
一是确定结果的符号;二是求结果的绝对值. 在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首先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0.从而确定用那一条法则。在应用过程中,一定要牢记"先符号,后绝对值",熟练以后就不会出错了. 多个有理数的加法,可以从左向右计算,也可以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计算,但是在下笔前一定要思考好,哪一个要用定律哪一个要从左往右计算.
减法
法则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其中:两变:减法运算变加法运算,减数变成它的相反数做加数。一不变:被减数不变。可以表示成: a-b=a+(-b)。
乘法
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例:(-5)×(-3)=15 (-6)×4=-24 。
(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例:0×1=0
(3)几个不等于0的数字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数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非零偶数个数时,积为正。并把其绝对值相乘。例:(-10)×〔-5〕×(-0.1)×(-6)=积为正数,而(-4)×(-7)×(-25)=积为负数
(4)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时,积为0。例:3×(-2)×0=0 。
(5)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reciprocal)。(乘积为-1的互为负倒数)例如,—3与—1/3,—3/8与—8/3。
除法
法则
(1)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
(2)两数相除,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3)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等于0。
注意:
0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做除数。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思维导图相关 文章 :
1. 关于数学有理数的手抄报带图
2. 初一上册数学的思维导图
3.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手抄报
4. 7年级数学的思维导图
5. 如何给你的思维画一幅导图
6. 初一上数学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在初一数学复习课教学的应用价值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认同。 下面我精心整理了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欣赏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1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2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3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4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5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6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7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8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相关文章:
1. 历史知识结构框架思维导图
2. 历史知识思维导图必修框架图
3. 7年级数学有理数的思维导图
4. 7年级数学的思维导图
5. 思维导图作图规则和绘制方法详解
6. 7年级上语文思维导图
通过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外显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精心整理了七年级上下册的数学思维导图,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七年级上下册的数学思维导图:整式的加减 七年级上下册的数学思维导图:相交线与平行线 七年级上下册的数学思维导图:三角形 七年级上下册的数学思维导图:变量之间的关系 七年级上下册的整式数学知识点
(一)整式
1.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统称叫整式。
2.单项式: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式子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3.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4.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5.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6.项:组成多项式的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7.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8.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9.同类项:多项式中,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10.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二)整式加减
整式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1.去括号: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2.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数学思维导图应用范围广泛,有助于我们学习和复习数学。 下面我精心整理了初一的数学第二单元思维结构图,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初一的数学第二单元思维结构图欣赏
初一的数学第二单元思维结构图1
初一的数学第二单元思维结构图2
初一的数学第二单元思维结构图3
初一的数学第二单元思维结构图4
初一的数学第二单元思维结构图5
初一的数学第二单元思维结构图6
初一的数学第二单元思维结构图7
初一的数学第二单元思维结构图8
初一的数学第二单元思维结构图相关文章:
1.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手抄报
2. 7年级数学的思维导图
3. 7年级数学有理数的思维导图
4. 七年级上册的数学手抄报
5. 八年级上的数学思维导图
6. 初一数学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
中考
资讯中心 中考 初一 初一数学 正文 关注公众号
初中数学复习资料-直角三角形概述
网络2020.06.22 17:13
[免费领取] 新东方初中期中重难点突破班
[9.9元课程] 初中语数英物化五科特训班
【免费领取】 初中新学期必备学习资料
定义:
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性质:
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除了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外,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性质1: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性质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
性质3: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直角三角形的外心位于斜边的中点,外接圆半径R=C/2)。
性质4: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乘积等于斜边与斜边上高的乘积。
性质5: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判定: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判定1: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判定2:一个三角形,如果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以这条边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判定3:若a的平方+b的平方=c的平方,则以a、b、c为边的三角形是以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判定4:若一个三角形30°内角所对的边是某一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以这条长边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判定5: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加载更多
课程推荐
进入中考选课中心
扫码预约一对一精华课
资深教师+1对1定制教学
相关阅读查看更多
七年级(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汇总
七年级(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图形初步认识
七年级(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一元一次方程
七年级(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整式的加减
七年级(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有理数
初中数学复习资料-正方形
资料下载查看更多
初中各科电子课本下载
发布时间:2020-02-28
下载次数:24343
初中期末复习资料(word版)
发布时间:2019-12-20
下载次数:8547
初一期末试题100套
发布时间:2019-12-20
下载次数:25554
历年中考真题试题及答案(word版)
发布时间:2019-12-11
下载次数:15632
初中必背古诗词61首
发布时间:2019-12-11
下载次数:3589
初中英语必备1600个词汇
发布时间:2019-12-11
下载次数:45678
Copyright © 2011-2018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将数学思维导图引入中职数学课堂中,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数学知识点,形成知识板块,以及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审题能力,学会数学。 下面我精心整理了初一数学所有单元的思维导图,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初一数学所有单元的思维导图欣赏
初一数学所有单元的思维导图1
初一数学所有单元的思维导图2
初一数学所有单元的思维导图3
初一数学所有单元的思维导图4
初一数学所有单元的思维导图5
初一数学所有单元的思维导图6
初一数学所有单元的思维导图7
初一数学所有单元的思维导图8
初一数学所有单元的思维导图相关文章:
1. 如何给你的思维画一幅导图
2. 思维导图作图规则和绘制方法详解
3. 7年级数学的思维导图
4. 7年级数学有理数的思维导图
5. 初一上语文思维导图
6. 小学数学思维导图手抄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