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吹一声是坐,长吹一声是召唤,如果你第一次看犬笛训练,就会觉得都没听到什么声音,怎么狗狗就会有板有眼地开始动作训练了呢?其实这就是犬笛的奥秘所在:狗狗的耳朵敏感度很强,犬笛利用超高频率产生信号(5.4KHz-12.8KHz),在你听来就像是个小小的嘘声,但狗狗听到的却是比口哨声还大的声音,也就是说狗狗能听到,但人耳却几乎听不到。犬笛就像是摩斯密码,你按照训练方式去吹犬笛,而狗狗就能给你相应的动作,不同的音高、音长,不同的吹笛方式,就像电影里演的那样,把你以前对狗狗的大吼大叫的训练语言都转变成隐语,把你对狗狗说的粗话转变成一种信号,当狗狗熟悉了犬笛的训练之后,不仅不用担心狗狗会走失,也不怕会被别有用心的人破坏掉你与狗狗之间的和谐。犬笛、口令、手势、奖励齐进行人的声音容易扩散,所以远距离呼唤对狗狗往往起不了作用,而犬笛的分贝可以直接刺激狗狗的听觉,覆盖范围在1公里之内,有些犬笛甚至能达到两公里左右。像响片一样,犬笛也是训狗时的辅助工具,类型不同,效果也会不一样。当你借助犬笛进行训练时,如果狗狗对于这种声音有认知,那么听到的分贝对狗狗本身就会存在潜意识反应。犬笛的训练过程比普通的模式慢,因为平常训练时一般都用口令去配合手势、技巧,而在犬笛训练之初,除了要按照正常模式训练外,还要把犬笛的频率融入其中,于是配合使用的激励机制就显得尤其重要,犬笛每发出一个指令,只要狗狗能执行,就应该给予奖励。你想让它坐下,吹犬笛同时用拍打、刺激、提拉肩带等方式,狗狗坐下后,就立即表扬或是奖励它小零食。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使用犬笛时都会吹出不同的频率,这时去指示狗狗从事某个指令时,它可能会有无所适从的表情出现,所以犬笛训练的针对性相对较强,往往只适应于一人一狗之间,而不适应于专业的训练。犬笛训练小贴士1、把音量和频率调好后,训练狗狗熟悉你的吹笛方式和命令口令,初期训练时犬笛应配合口令、手势一起执行,训练中多多运用奖赏机制。2、口令要用对时机,第一时间制止也要恰到好处,不能一味地做机械口令,禁止和表扬口令也要常用,当禁止口令奏效时,也应适当地轻拍、抚摸。3、狗狗适应犬笛后可以直接通过犬笛发出指令,达到不直接用手势,狗狗就知道去干什么
首先你得知道摩斯密码是什么:摩斯密码是一种时通时断的信号代码,通过不同的排列顺序来表达不同的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最早的摩尔斯电码是一些表示字母的点和划,字母对应单词,需要查找一本代码表才能知道每个词对应的数,用一个电键可以敲击出点、划以及中间的停顿。
摩斯密码的表现形式一般是长短不一的电波,不懂的人听起来像噪音。所以狗语猫语当然不是什么摩斯密码喽
解读
1、基宇的工资
女主人跟基宇说考虑到物价上涨,工资比敏赫多得多。实际上,偷偷在敏赫的工资包里抽了几张出来,才交给基宇。这个细节体现了女主人的伪善,并非真的善良到完全没头脑。
2、敏赫送的石头
基宇非常重视这块石头,认为这块石头如敏赫所说,是名贵的可以带来好运的石头。基宇心里,对敏赫的帮助是有感激的,他羡慕敏赫可以勇敢地训斥走在他们家窗户撒尿的路人,发出“不愧是大学生”的感慨。敏赫帮他介绍了工作后,全家的生计问题都得到解决,甚至能趁主人不在家时纵情享乐。
然而,这块石头是假的,在发洪水时浮起来了。这也意味着敏赫对基宇的热心帮助是假的,在他心里,这位朋友不值得自己花费名贵的石头送礼,而是买了假货送过来。更意味着,敏赫是因为笃定,富人家的大女儿不会看得上他这么low的人,让其他人辅导他不放心。
影片最后,石头沉在水里,这是睡梦中的场景,打光明显不同。这是基宇的幻想,体现他希望真的能够交好运,翻身脱离贫穷,被朋友真诚对待。
3、闪烁灯摩斯码
小儿子在帐篷中观察灯泡明灭,用摩斯码解码出来“help”,却没有跟大人报告。结合大女儿评价他,多才多艺、生活低能是他故意为之的人设,目的是得到父母的关注和偏爱,可以看出小儿子同样早熟而虚伪,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他人的求助漠不关心。
4、富家女的爱
富家女在结局独自背着基宇求医,可见是真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对被吓病过的儿子极度偏爱,导致大女儿很缺爱,很容易喜欢上对自己好的大哥哥。
这一点让我想起《令人讨厌的松子的一生》。片中有个细节,雨夜中,女主人只想到了要给儿子煮炸酱浣熊,女儿闹自己也要吃,女主人更护儿子,最后女儿生气地说,这并不是食物的问题。表明她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注。
狗狗在富家女床下汪汪叫的时候,富家女应该是能猜到基宇躲在床下的,小儿子能闻到他们身上的味道,富家女很可能也能够。她把狗牵走,只当没发现,同时也避免狗叫吸引大人过来,事情败露,基宇必然就得离开了。富家女一直没把话挑明,其实并不是傻白甜,也是有脑子,有魄力的。
5、台湾古早蛋糕
女管家老公提到自己曾经也是奋斗者,开了"台湾古早蛋糕”,才亏的还不清债。借了高利贷,已经没有还清的可能,余生都得为还利息打工。
基宇爸爸同样栽在这款蛋糕上,提到古早蛋糕店倒闭后,自己才做司机。查询了下,这款蛋糕2016年很火爆,在韩国开了数百家连锁店,后来因为食品安全(添加剂)问题快速倒闭。可见,穷人并非天生想做寄生虫,只是越想赚钱越被骗的惨,所以佛系了。
6、谁是寄生虫
基宇一家,女管家夫妻,毫无疑问是寄生虫,他们依赖于富人家。然而更广泛地理解,主人家也是寄生虫。
他们作为一个阶层,寄生于社会大众,剥夺他们的劳动成果(第五点提到的骗术,高利贷等),所以其他人苦哈哈的打工却生活不能自拟,自己家还能有空请来一群人陪小孩演戏哄他开心。从这个意义上,他们也是寄生虫,只是寄生的手法更高明。
另外,便利店老板克扣基宇一家折叠纸盒的薪水,想想也跟桥梁一样。富人家雇佣便利店老板,便利店老板克扣穷人薪水。
(1)
有人说摩斯密码是世上最简单的语言,因为它永远只有2种字母:“嘀”和“哒”。
有人说摩斯密码是世上最复杂的语言,因为嘀嗒的组合千变万化,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更何况,没有那本事先约定的翻译规则——密码本,你永远不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意思。
摩斯密码被广泛运用于100年前。
直至1996年,法国海军发出了人类密电码式无线电通讯史上的最后一封电报:
“所有人注意,这是我们永远沉寂之前的最后一次呐喊”
(2)
得便利于家父生前在老家当地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工作
在上高二的时候,有一天无意间,我接触到了一本上世纪80年代使用的邮电密码本。
当时我正在暗恋一个同班同学,随即灵感突发,给我的暗恋对象写了一封情书,并将文字翻译成了摩斯密码里的“嘀嗒”。
由于年代早已久远,当年的情书也没有珍惜保存,但我永远记得女生接到我的“情书”的时候的反应……
那表情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这是什么狗屁玩意……”
好吧,我的人生第一次表白就这样吹了,但我却从此喜爱上了摩斯密码。
(3)
那个时候抗战剧、谍战剧都很多,最能激起我对摩斯密码兴趣的是一部叫《暗算》的电视剧。
它让我知道了那个年代的无线电通讯到底是怎样的。
密电码通讯的环节包括编译、发报、接听、破译。
在战争年代,能操作密电码通讯的任何一个环节的,都是牛人。
编译的时候,要注意加密,加密方式也多种多样。
发报的时候,要注意经常变换发报手法,时快时慢,防止被对方的侦听人员盯上。
接听,也或是侦听的时候,你首先要仔细核对发报人的手法是不是要找的那个人,电报声音是不是要找的声音。
破译,对方发报肯定要加密,但星期一和星期二用的可能是两套完全不同的加密方法,甚至是两套不同的密码本,你该怎么破译呢?
(4)
在《暗算》里,有对无线电侦听和破译工作最精到的比喻。
从无线电世界里找出特定的敌人的电台,就如同从太平洋里找出某一条特定的鱼。
所以,无线电侦听工作被比喻为“听死人的心跳声”。
要想知道对方电文是怎么加密的,你只能漫无边际地把所有可能用的加密规则往里套,算着算着,人可以算成疯子。
所以,无线电破译工作被比喻为“蒙着眼睛去找一束光”。
(5)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也用不上无线电发报机了。
曾经的大哥大、bp机将他们送进了历史博物馆。
很快,手机将大哥大、bp机们也送进了历史博物馆。
又很快,我们可以在手机上快速写一篇文章,第一时间编辑后发到互联网上。
同时,摩斯密码加密技术演变成了更高级的计算机加密技术。后者的密码加密方式可以毫无规则的变化,这下就连睁着眼睛都找不到光了。
摩斯密码彻底成了历史。
那最后一声呐喊,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见。
在呐喊后的第25年,我仿佛听到了海洋那边传来的回音。
2021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