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软件开发过程中,对数据进行加密是保证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常见的加密有Base64加密和MD5加密。Base64加密是可逆的,MD5加密目前来说一般是不可逆的。
MD5生成的是固定的128bit,即128个0和1的二进制位,而在实际应用开发中,通常是以16进制输出的,所以正好就是32位的16进制,说白了也就是32个16进制的数字。
MD5主要特点是 不可逆,相同数据的MD5值肯定一样,不同数据的MD5值不一样(也不是绝对的,但基本是不能一样的)。
MD5算法还具有以下性质:
1、压缩性:任意长度的数据,算出的MD5值长度都是固定的。
2、容易计算:从原数据计算出MD5值很容易。
3、抗修改性:对原数据进行任何改动,哪怕只修改1个字节,所得到的MD5值都有很大区别。
4、弱抗碰撞:已知原数据和其MD5值,想找到一个具有相同MD5值的数据(即伪造数据)是非常困难的。
5、强抗碰撞:想找到两个不同的数据,使它们具有相同的MD5值,是非常困难的。
6、MD5加密是不可解密的,但是网上有一些解析MD5的,那个相当于一个大型的数据库,通过匹配MD5去找到原密码。所以,只要在要加密的字符串前面加上一些字母数字符号或者多次MD5加密,这样出来的结果一般是解析不出来的。
MD5的应用:
由于MD5加密算法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而且免费,因此该加密算法被广泛使用
大多数的'登录功能向后台提交密码时都会使用到这种算法
注意点:
(1)一定要和后台开发人员约定好,MD5加密的位数是16位还是32位(大多数都是32位的),16位的可以通过32位的转换得到。
(2)MD5加密区分 大小写,使用时要和后台约定好。
MD5解密:
解密网站:
为了让MD5码更加安全 涌现了很多其他方法 如加盐。 盐要足够长足够乱 得到的MD5码就很难查到。
终端代码:$ echo -n abc|openssl md5 给字符串abc加密、
苹果包装了MD5加密的方法,使用起来十分的方便。
#import@interface MD5Encrypt : NSObject// MD5加密/**由于MD5加密是不可逆的,多用来进行验证*/// 32位小写+(NSString *)MD5ForLower32Bate:(NSString *)str;// 32位大写+(NSString *)MD5ForUpper32Bate:(NSString *)str;// 16为大写+(NSString *)MD5ForUpper16Bate:(NSString *)str;// 16位小写+(NSString *)MD5ForLower16Bate:(NSString *)str;@end
#import "MD5Encrypt.h"#import@implementation MD5Encrypt#pragma mark - 32位 小写+(NSString *)MD5ForLower32Bate:(NSString *)str{ //要进行UTF8的转码 const char* input = [str UTF8String]; unsigned char result[CC_MD5_DIGEST_LENGTH]; CC_MD5(input, (CC_LONG)strlen(input), result); NSMutableString *digest = [NSMutableString stringWithCapacity:CC_MD5_DIGEST_LENGTH * 2]; for (NSInteger i = 0; i CC_MD5_DIGEST_LENGTH; i++) { [digest appendFormat:@"%02x", result[i]]; } return digest;}#pragma mark - 32位 大写+(NSString *)MD5ForUpper32Bate:(NSString *)str{ //要进行UTF8的转码 const char* input = [str UTF8String]; unsigned char result[CC_MD5_DIGEST_LENGTH]; CC_MD5(input, (CC_LONG)strlen(input), result); NSMutableString *digest = [NSMutableString stringWithCapacity:CC_MD5_DIGEST_LENGTH * 2]; for (NSInteger i = 0; i CC_MD5_DIGEST_LENGTH; i++) { [digest appendFormat:@"%02X", result[i]]; } return digest;}#pragma mark - 16位 大写+(NSString *)MD5ForUpper16Bate:(NSString *)str{ NSString *md5Str = [self MD5ForUpper32Bate:str]; NSString *string; for (int i=0; i24; i++) { string=[md5Str substringWithRange:NSMakeRange(8, 16)]; } return string;}#pragma mark - 16位 小写+(NSString *)MD5ForLower16Bate:(NSString *)str{ NSString *md5Str = [self MD5ForLower32Bate:str]; NSString *string; for (int i=0; i24; i++) { string=[md5Str substringWithRange:NSMakeRange(8, 16)]; } return string;}@end
这是我以前做的一个小项目时用到md5写的
import java.security.MessageDigest;
import java.security.NoSuchAlgorithmException;
//将用户密码进行md5加密 并返回加密后的32位十六进制密码
public class MD5Util {
public static String md5(String password) {
try {
// 获取md5对象
MessageDigest md = MessageDigest.getInstance("md5");
// 获取加密后的密码并返回十进制字节数组
byte[] bytes = md.digest(password.getBytes());
// 遍历数组得到每个十进制数并转换成十六进制
StringBuffer sb = new StringBuffer();
for (byte b : bytes) {
// 把每个数转成十六进制 存进字符中
sb.append(toHex(b));
}
String finish = sb.toString();
return finish;
} catch (NoSuchAlgorithm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
// 十进制转十六进制方法
private static String toHex(byte b) {
int target = 0;
if (b 0) {
target = 255 + b;
} else {
target = b;
}
int first = target / 16;
int second = target % 16;
return Hex[first] + Hex[second];
}
static String[] Hex = {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a = MD5Util.md5("1234");
System.out.println(a);
}*/
}
md5密码的意思就是通过md5加密方式生成的密码,解密就是将已经加密的密码通过一些处理,将密码还原成原来的模样。
MD5的全称是Message-Digest Algorithm 5(信息-摘要算法),在90年代初由MIT Laboratory for Computer Science和RSA Data Security Inc的Ronald L. Rivest开发出来,经MD2、MD3和MD4发展而来。
MD5算法的原理可简要的叙述为:MD5码以512位分组来处理输入的信息,且每一分组又被划分为16个32位子分组,经过了一系列的处理后,算法的输出由四个32位分组组成,将这四个32位分组级联后将生成一个128位散列值。
在MD5算法中,首先需要对信息进行填充,这个数据按位(bit)补充,要求最终的位数对512求模的结果为448。也就是说数据补位后,其位数长度只差64位(bit)就是512的整数倍。
即便是这个数据的位数对512求模的结果正好是448也必须进行补位。
补位的实现过程:首先在数据后补一个1 bit; 接着在后面补上一堆0 bit, 直到整个数据的位数对512求模的结果正好为448。总之,至少补1位,而最多可能补512位。
扩展资料
当需要保存某些密码信息以用于身份确认时,如果直接将密码信息以明码方式保存在数据库中,不使用任何保密措施,系统管理员就很容易能得到原来的密码信息,这些信息一旦泄露, 密码也很容易被破译。为了增加安全性,有必要对数据库中需要保密的信息进行加密,这样,即使有人得到了整个数据库,如果没有解密算法,也不能得到原来的密码信息。
MD5算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可以将任意长度的输入串经过计算得到固定长度的输出,而且只有在明文相同的情况下,才能等到相同的密文,并且这个算法是不可逆的,即便得到了加密以后的密文,也不可能通过解密算法反算出明文。
这样就可以把用户的密码以MD5值(或类似的其它算法)的方式保存起来,用户注册的时候,系统是把用户输入的密码计算成 MD5 值,然后再去和系统中保存的 MD5 值进行比较,如果密文相同,就可以认定密码是正确的,否则密码错误。
通过这样的步骤,系统在并不知道用户密码明码的情况下就可以确定用户登录系统的合法性。这样不但可以避免用户的密码被具有系统管理员权限的用户知道,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密码被破解的难度。
MD5 算法还可以作为一种电子签名的方法来使用,使用 MD5算法就可以为任何文件(不管其大小、格式、数量)产生一个独一无二的“数字指纹”,借助这个“数字指纹”,通过检查文件前后 MD5 值是否发生了改变,就可以知道源文件是否被改动。
把你的文件放好在某一位置,在进入建模提交的软件上传文件就能自动生成md5码,不用你操心。
MD5信息摘要算法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密码散列函数,可以产生出一个128位(16字节)的散列值(hash value),用于确保信息传输完整一致。MD5由美国密码学家罗纳德·李维斯特(Ronald Linn Rivest)设计,于1992年公开,用以取代MD4算法。
这套算法的程序在 RFC 1321 标准中被加以规范。1996年后该算法被证实存在弱点,可以被加以破解,对于需要高度安全性的数据,专家一般建议改用其他算法,如SHA-2。2004年,证实MD5算法无法防止碰撞(collision),因此不适用于安全性认证,如SSL公开密钥认证或是数字签名等用途。
MD5算法的原理可简要的叙述为:MD5码以512位分组来处理输入的信息,且每一分组又被划分为16个32位子分组,经过了一系列的处理后,算法的输出由四个32位分组组成,将这四个32位分组级联后将生成一个128位散列值。
MD5是一种不可逆的加密(散列)算法,只能加密,不能还原。
MD5用同一值加密的结果每次都一样,所以可以将用户的密码的MD5结果保存在数据库中。当用户登录时,将登陆时的密码MD5之后和数据库中的进行比对,如果相同就证明用户输入的密码正确。
MD5的值是可以碰撞的(两个不同值的MD5结果相同),但几率非常小。
不过好象有人已经发现了快速发现碰撞的方法,MD5已经不是牢不可破,不过尚未公开。
目前MD5破解的方法都是将很多字符穷举将其MD5值保存在一个大型数据库中,查找是依次比对。
防止自己的MD5值被穷举出来可以通过使用长且复杂的密码或者进行多次M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