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典密码编码方法归根结底主要有两种,即替换密码和置换密码。
(1)一种是将明文字符替换成一些其他的字符,形成密文,称“替换密码”。其本质:不变的是字符的位置,变化的是字符。
(2)一种是将原有的明文字符的顺序打乱,形成密文,称“(位)置(变)换密码”。其本质:不变的是字符本身,变化的是位置。
2.替换密码:
(1)凯撒密码
基本思路:将明文中的字符移动一定的位数(k)来实现加密和解密,也就是明文中的所有字符都在字符表上进行k偏移,形成密文。
(2) 乘法密码:
基本思路:使用采样的方式进行加密,将明文字符串的每个字符,每隔k位算出字符并排列起来形成密文。
(3)仿射密码:
基本思路:明文中所有字符按照(ax + b)mod 26进行计算,得到密文。
(4)维吉尼亚密码:
基本思路:使用字符串作为密钥,并把密钥与明文进行对应,依次重复密钥,直至与明文的长度相同。
3.置换密码:
(1)栅栏密码
基本思路:先将明文中的字符分成N个一组,再将每组的第1个字符组合,每组的第2个字符组合,依次类推,直到第N个字符组合,最后再将所有字符全部连接起来,形成密文。这里N称为栏。
国家对密码实行分类管理,密码分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和商用密码三类。
核心密码、普通密码用于保护国家秘密信息,核心密码保护信息的最高密级为绝密级,普通密码保护信息的最高密级为机密级。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属于国家秘密。密码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对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实行严格统一管理。
商用密码用于保护不属于国家秘密的信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使用商用密码保护网络与信息安全。
扩展资料
信息泄露原因
1、行业监管不力,部分工作人员谋私利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一个人不可能与世隔绝,人们频繁地与外界交往,造成某些个人信息时刻处于被泄露的状态。
2、缺少强有力的法律保护 根据罪刑法定的原则,只有非法泄露和贩卖信息的,才有判刑入罪之虞,但对于疏于管理而导致员工泄露信息的,还没有有效的法律制约。
3、个人的信息保护意识不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密码法
所谓栅栏密码,就是把要加密的明文分成N个一组,然后把每组的第1个字连起来,形成一段无规律的话。 不过栅栏密码本身有一个潜规则,就是组成栅栏的字母一般不会太多。(一般不超过30个,也就是一、两句话)
加密原理:把将要传递的信息中的字母交替排成上下两行,再将下面一行字母排在上面一行的后边,从而形成一段密码。
栅栏密码加密
比如明文:THERE IS A CIPHER
去掉空格后变为:THEREISACIPHER
两个一组,得到:TH ER EI SA CI PH ER
先取出第一个字母:TEESCPE
再取出第二个字母:HRIAIHR
连在一起就是:TEESCPEHRIAIHR
这样就得到需要的密码了。
解密
而解密的时候,先把密文从中间分开,变为两行:
T E E S C P E
H R I A I H R
再按上下上下的顺序组合起来:
THEREISACIPHER
分出空格,就可以得到原文了:
THERE IS A CIPHER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栅栏密码、百度百科-电码
常见的推理密码有以下四种:
1、莫斯电码,莫斯电码由划和点两种字符表示,划 一般是三个点的长度,点划之间的间隔是一个点的长度,字符之间的间隔是三个点的长度。
2、凯撒密码,凯撒密码又叫替代密码,是古代罗马凯撒大帝用以保护重要军情的加密系统。
3、栅栏密码,栅栏密码,就是把要加密的明文分成 N 个一组。
4、四方密码,四方密码是一种对称式加密方法,是法国人发明的,这种方法是将两个字母分成一组,然后采用多个字母来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