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律意义上讲,《密码法》是用于调整密码技术应用管理的法律规范,而《电子签名法》是用于调整密码技术在某一方式上进行应用管理的法律规范。因此,前者是一般法,后者是特别法,前者是上位法,后者是下位法。有了《密码法》,《电子签名法》得到了上位法源的支撑,电子签名的法律地位在基础性法律上取得了明确的依据。
《密码法》的出台意味着国家政策重点开始转变、监管环境愈发趋严,将更重视社会影响和风险控制,以法规、文件、窗口指导等方式加强对电子合同平台的管理。
《网络安全法》:随着《网络安全法》及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实施后,以用户敏感信息牟利的行为有了法律依据的量刑标准。
因此,企业保护用户信息的意识应当增强,尤其是在选择电子合同服务商时,尽量选择安全等保级别高、技术资质多的服务商,否则,一旦发生信息泄露,企业可能承担相应责任。
数字认证的电子合同基于国产密码算法的高安全级加密防护,能够阻断任何未授权的操作行为,确保合同签署过程中身份信息安全、合同文件安全、数据传输安全、业务信息安全。数字认证在身份认证方面的深厚技术积累,也可以有效地保障用户个人隐私信息不被泄露。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旨在规范密码应用和管理,促进密码事业发展,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提升密码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是我国密码领域的综合性、基础性法律。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密码法,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密码法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框架下,国家安全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颁布实施将极大提升密码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有力促进密码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和规范应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将为密码部门提高“三服务”能力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扩展资料
密码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命门”、“命脉”,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密码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特殊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信息安全,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密码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担负着更加繁重的保障和管理任务,制定一部密码领域综合性、基础性法律十分必要。
在核心密码、普通密码方面,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将现行有效的基本制度、特殊管理政策及保障措施法治化;在商用密码方面,充分体现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要求,明确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均可依法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
这高考填志愿的密码泄露会给自己带来特别严重的安全隐患,别人可以去查看你的报名信息,甚至还可以篡改你的高考志愿。这高考志愿一旦被篡改就无法进行修改,你只能选择去就读或者是复读,这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
女生小韩志愿被男生小城篡改,辖区派出所介入调查后发现,是小韩的同学小诚(化名)使用笔记本电脑,在报名截止的最后时刻,将小韩的志愿更改了。原来,高考填报志愿的初始登录密码为考生的身份信息,小韩与小诚同为七中学生,又在一个艺术学校补习,平日里关系比较亲密。小诚在帮着小韩复印资料时,记下了小韩的身份证号,也为最后修改志愿提供了便利。
小韩父亲称,女儿艺术分 171,比小诚高出近 40 分。小诚在没法报考西安某院校的情况下,便偷改了小韩的志愿。调查后,警方出具了一份小韩高考志愿确实系被他人更改的证明,但志愿已经无法更改。小韩的父亲为此奔波半个多月,眼见事情难有挽回余地,病倒在床。
篡改志愿会是当事人与自己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为了杜绝之一现象考生对于自己的志愿信息要提高防范意识,考生的个人信息,只能凭考生的账号、密码登录后修改,考生要妥善保管密码,不要委托他人进行网上的信息查询或信息登记操作。志愿必须由本人填报,任何部门、学校、个人无权要求考生提供登录密码或代替考生填报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