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igma 英格玛密码机是谁最先破译的 (英格玛密码是图灵破解的吗)

2023-03-28 21:30:48 密码用途 思思

英格玛密码机由波兰人马里安·雷耶夫斯基、杰尔兹·罗佐基和亨里克·佐加尔斯基最先破解。

1931年11月8日,法国情报人员与德军通讯部门长官(就是他下令德军使用恩尼格玛密码机的)的弟弟,汉斯-提罗·施密特,在比利时接头。在德国密码处工作的施密特很厌恶德国,于是他就向法国情报人员提供了两份有关恩尼格玛密码机的操作和转子内部线路的资料。但是法国还是无法破译它的密码,因为恩尼格玛密码机的设计要求之一就是要在机器被缴获后仍具有高度的保密性。当时的法军认为,由于凡尔赛条约限制了德军的发展,所以即使无法破译德军的密码,将来如果在战场上相见也不会吃多大亏,于是在得出德军密码“无法破译”的结论之后就再也没有用心地研究它了。

与法国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新独立的波兰的处境却很危险,西边的德国根据凡尔赛条约割让给了波兰大片领土,德国人对此怀恨在心,而东边的苏联也在垂涎着波兰的领土。所以波兰需要时刻了解这两个国家的内部信息。这种险峻的形势造就了波兰一大批优秀的密码学家。他们很容易就监控住了德军内部的通讯系统,但是1926年被德军启用的恩尼格玛密码机却给他们造成了很大困难。

1921年,波兰与法国签订了一个军事合作协议。在波兰的坚持之下,法国把从施密特那里得来的情报交给了波兰人。波兰人正是以这个缺点为突破口破译了商业用恩尼格玛密码机。

但1941年英国海军在Joe Baker-Cresswell舰长的斗牛犬号军舰捕获德国潜艇U-110才真正拿到德国海军用的密码机和密码本,并将此事保密只告诉美国罗斯福总统,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称赞此事件是整个二次大战海战中最重要的事件。这让原本连数学天才图灵也破译不出的德军密码机得到破译,盟军设计的专门用来破译恩尼格玛密码的“炸弹”机也大大提高了布莱切利园的工作效率。

在战争结束以后,英国人并没有对破译恩尼格玛一事大加宣扬,因为他们想让英国的殖民地用上这种机器。1967年,波兰出版了第一本有关恩尼格玛破译的书,1974年,曾在布莱切利园工作过的英国人F.W.温特伯坦姆写的《超级机密》(The Ultra Secret)一书出版,这使外界广泛地了解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密码学家的辛勤工作。

密码那些事儿|(十七)年轻数学家首次破解恩尼格玛机

受影视文学作品影响,提到年轻数学家破解恩尼格玛机,人们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图灵的名字。不可否认,图灵为最终破解恩尼格玛机确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那是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事实上,在图灵之前,首次破解恩尼格玛机要归功于三位年轻的数学家,他们全部来自波兰。

一战后世界处于暂时的停火状态,波兰位于德国和苏联之间,属于在两个大国的夹缝中求生存。东边经常被苏联渗透,西边的德国又谋划着收复失地,所以波兰的警惕性极高,总感觉随时会被两边的强敌攻陷,从没放松过密码学研究。这种威胁下的恐惧感给了他们破解恩尼格玛机的最大动力。

1929年1月,波兰波兹南大学数学系的一群20多岁的大学生和部分研究生被要求宣誓保密,然后开始学习一门密码学课程。他们每周上两个晚上的课,在几星期后就开始破解各种密码,无法完成破解功课的学生则会被淘汰。最终只剩下了三名优秀者,他们分别是雷杰夫斯基、齐加尔斯基和鲁日茨基。

正是这三位年轻的波兰数学家,破译了曾经被认为不可能被破译的初代恩尼格玛机,其中尤以雷杰夫斯基居功至伟——他建立了破解恩尼格玛机的数学方程。

在破解之前,波兰密码局通过情报渠道掌握了德国人使用恩尼格玛机的一些规定:

1.相互间进行通信的恩尼格玛机都有相同的初始设定,其中包括转子的排列和起始位置,初始设定每天变更一次,操作员每个月都会收到一本新的密码簿,上面记录着每天的初始设定;

2.发报员在每发一份电文前,先按密码簿上的当天设定,初始状态为QCW(假设),然后脑子里随意想3个字母,比如说ABC,用设置成QCW状态的机器给ABC加密,比如说加密后ABC变成了BMW。但一次还不够,还要再加密一次,比如第二次ABC又变成了FTN。然后把两次加密的结果并列写一起,形成BMWFTN;

3.收报员收到加密的电文后,先把自己密码机的转子调到当天规定的起始位置,然后输入密文的前6个字母BMWFTN,解密得到ABC,再把3个转子调到ABC的位置,开始解密正式的电文。

通过这些情报,雷杰夫斯基发现: 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密码机的作用就是对26个字母进行置换。

随后,他又根据19世纪法国天才数学家伽罗瓦(这位哥们也是密码学史上的重要人物)的“置换群”代数理论——n个元素的所有置换通过合成关系形成为一种代数结构,建立了恩尼格玛机的“置换群”方程。

比如:字母a被加密成x,字母b被加密成y,字母c被加密成z,就形成了三个置换方程:

T(a)=x,T(b)=y,T(c)=z。解出这个方程的解,也就找到了破解恩尼格玛机的关键。

但是这种置换群的结构仍然十分复杂,想求解也是十分困难。雷杰夫斯基又根据恩尼格玛机的特点,发现了两个限定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由于反射器的作用,恩尼格玛机加密与解密的过程完全一致,也即是T(a)=x与T(x)=a是一致的;

第二个条件是操作规程中的前6个字母。比如,某一天密文的前6个加密字符是BMWFTN,那就可以假设加密前的明文为ABCABC,ABC这三个字母就是该电文的密钥,也就是加密电文时3个转子的初始位置参数。

那么把它用置换方程描述出来就是,T1(A)=B,T2(B)=M,T3(C)=W,T4(A)=F,T5(B)=T,T6(N)=N。

根据第一个条件,就可以转化为,T4(T1(A))=F,T5(T2(B))=T,T6(T3(C))=N。

雷杰夫斯基把这三个置换称为这一天密码的“特征集”,想知道T1、T2、T3、T4、T5、T6,只需要把特征集置换的所有对换总结出来就可以了。

具体的工作就是,把当天截获的信息中,所有可以对应的字母都找出来。

假设波兰人截获四封电文,其中每封电文的开头六个字母分别为:

根据上述的操作方式,每封电文的第一个和第四个字母是同一字母加密而来,于是通过上面四封电文,我们可以得到第一个及第四个字母的联系如下:

如果每天可以得到足够多的电文,那么上面的关系表便可以补充完整如下:

仔细观察这个表格,我们不难发现字母关系中会有如下循环:

同样对第二和第五,第三和第六个字母我们也可以写出类似的循环。

而且三位数学家还进一步发现,这种循环,也即由每天的密钥决定的特征集,当中所包含的环的长度和个数只与转子的排列和初始位置有关。

于是他们决定把所有的特征集按其所包含的环的长度和个数分类。为此雷杰夫斯基在恩尼格码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台能同时验证所有转子位置的机器,取名为炸弹(La Bomba)。经过一年多的连续运行记录,终于收集到了全部数据。这样,波兰人便从每日截获的大量电文中写出字母循环圈,然后根据循环圈的数目和长度从记录表中检索出相对应的转子位子,即是当日的密钥。

至此,第一代恩尼格玛机被全部破解。以后几年,波兰密码局每天都能破译大量的德军情报。

上面对雷杰夫斯基的工作的介绍是极其简单化的,只以举例的形式介绍了其中最重要的思路。雷杰夫斯基对于ENIGMA的分析是在密码分析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整个工作都是严格地数学化了的(求解关于置换矩阵的方程),决非上面所举例子可以包含。比如说,找到当日密钥中转子状态后,还需要找到连接板状态,才能真正译出密文。

为了表彰雷杰夫斯基、齐加尔斯基和鲁日茨基的功勋,2000年时他们被追授了“波兰复兴大十字勋章”。在2005年雷杰夫斯基诞辰100周年时,他的家乡比得哥市还为他建立了一座铜像,以纪念他在破解恩尼格玛机中的丰功伟绩。

往期文章:

密码那些事儿|(十六)二战中大放异彩的“超级情报”

密码那些事儿|(十五)坚持就是胜利——初代恩尼格玛机

密码那些事儿|(十四)古典密码的巅峰——恩尼格玛机

密码那些事儿|(十三)尴尬的维吉尼亚3.0

密码那些事儿|(十二)短命的维吉尼亚2.0

密码那些事儿|(十一)南北战争时的维吉尼亚密码较量

密码那些事儿|(十)“钥匙”打开维吉尼亚的锁

密码那些事儿|(九)维吉尼亚登场

密码那些事儿|(八)玛丽女王被密码改变的人生

密码那些事儿|(七)以频率之矛,攻移位之盾

密码那些事儿|(六)中外古时候的移位加密

本人是官方授权会员推广专员,点击 会员专属通道 成为会员,您将会获得钻奖励及诸多权益!

《钻奖励调整公告》

《模仿游戏》:计算机科学之父图灵的传奇一生

《模仿游戏》(The Imitation Game),是由莫腾·泰杜姆执导,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凯拉·奈特莉等主演的传记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计算机科学之父”艾伦·图灵破译德国密码系统Enigma,从而扭转二战战局的经历。

艾伦·麦席森·图灵(1912—1954)是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图灵提出的著名的图灵机模型为现代计算机的逻辑工作方式奠定了基础,图灵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有诸多贡献,提出了一种用于判定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试验方法。

图灵的一生简述如下:1931年图灵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毕业后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回到剑桥,协助军方破解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帮助盟军取得了二战的胜利。 1952年,英国政府对图灵的同性恋取向定罪,随后图灵接受化学阉割(雌激素注射)。1954年6月7日,图灵吃下含有氰化物的苹果中毒身亡,享年41岁。2013年12月24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向图灵颁发了皇家赦免。《模仿游戏》于2014年上映。

《模仿游戏》作为传记电影,和《美丽心灵》(2001)有许多类似的地方 ,可以说是英国版的《美丽心灵》。相同的地方有:男主都是数学天才,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男主都不善言辞和处理人际关系,被同学、同事嘲笑、抵制和欺负;男主都被认为有病,被强制药物治疗;男主时刻都在想着破解难题,灵感都来自于酒吧的闲聊,图灵想到了破解英格玛的关键,即利用重复出现的词语来减少运算量,而纳什(《美丽心灵》男主)想到了博弈论。

图灵和纳什都有一个漂亮的女主的陪伴,不同的是纳什和女主结婚生子,一起度过了漫长的一生;而图灵没有和女主在一起,即便女主不介意图灵是同性恋,她觉得他们的相互理解和精神交流,已经好过了大部分婚姻,可是图灵还是选择了放弃,为了让女主可以拥有普通人的生活和爱情,这种放弃也是爱吧。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德国是输给了一段同性爱情。图灵命名自己创造的破解英格玛的机器为克里斯托弗,正是这台倾注了爱的机器,成功破解了德国的密码系统。爱情没有性别的差异,同性之间也存在爱情,就如图灵和克里斯托弗(图灵的中学男同学)之间,可悲的是时代不允许,最终导致了图灵英年早逝。由于研究结果在二战后还保密了五十年,他的档案是空的, 所以图灵是在默默无闻中死去的,死的时候还背负着同性恋的污名,忍受着化学阉割的痛苦,实在太惨了 。

由于与众不同,天才其实非常孤独和痛苦,因此天才也需要鼓励和支持。整部电影多次重现的名句是: 有时候,被世人遗弃的人,才能成就别人想像不到的大事(Sometimes its the very people who no one imagines anything of who do the things no one can imagine) 。

天才其实非常羡慕普通人的幸福。图灵摸着女主手上的钻石戒指,无限羡慕,这时女主已经结婚,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而孤身一人的图灵因为药物治疗,连笔都抓不稳。图灵的成就归全人类,他自己得到的并不多,付出的代价却是实实在在的。这就是天才伟大之处,图灵值得我们永远尊重和怀念。

正如周国平所说,我没有尼采的天才,也没有尼采的痛苦。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是天才还是平庸,但 上帝的分配很公平,天才有高贵的痛苦,凡人有平庸的幸福, 因此我们无需抱怨,珍惜现在的一切,尽力而为就行。

愿之子于归 再无离散--评议艾伦·麦席森·图灵

  作者   贾寒蕻

我的丰功伟绩值得浇铸于青铜器上,铭刻于大理石上,镌于木板上,永世长存。等我的事迹在世上流传之时,幸福之时代和幸福之世纪亦即到来。这段出自文学大师塞万提斯在名著《唐吉可德》中的话,我觉得最能反映图灵一生对人类的贡献。

在这个互联网和大数据大行其道的时代,我们要感谢计算机之父图灵。图灵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却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图灵在破解德国法西斯的王牌密码英格玛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5年,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及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我们更应该向图灵致敬。

因为图灵,英格玛密码不在是天方夜谭;因为图灵,一千四百万人远离战争的蚕食;因为图灵,使战争缩短了两年;同样因为图灵,他的发现让人工智能曙光初现,让全人类受益;因为图灵,我们少受日寇铁蹄的践踏。他是二战中隐于幕后的英雄,他是大英帝国勋章获得者,他是丘吉尔认为二战中最伟大的人物。今天,我用他生产的机器赞美他的人生。

关于苹果公司的标志,最有名的一种说法,这个商标的设计源于图灵自杀的时候,咬了一口的苹果。我第一次知道图灵是在我们高中的英语书上,对于图灵的最直接的认识,来自于电影《模仿游戏》。我上高中的时候,很迷恋BBC拍摄的《神探夏洛克》,这成为我高中记忆的一部分。主演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是我的偶像,我到现在都没有记住这个名字,所以下文中就用他的最影响的网络名字卷福来代替他。今年举行的第八十七届奥斯卡颁奖礼,卷福带着自己的《模仿游戏》获得了最佳男演员的提名,但最终败给了英国老乡  埃迪·雷德梅恩 的《万物理论》。这两位饰演了英国历史上卓尔不群的两位大家,霍金和图灵。霍金是一个被宣判死刑的人,在外界的帮助下,凭借着自己的毅力和才华,战胜了不可能。(2018年3月14日去世)

图灵是一个学富五车兼才高八斗的人,在科学世界中,他是才辩无双的数学家,出类拔萃的逻辑学家,大智若愚的计算机之父,世界马拉松纪录保持者。在现实生活中,他孤寂,冷漠,口吃。图灵生在一个科学世家,但是他的父亲朱利叶斯·图灵才能平平,是一位民政部的官员,祖父的基因隔代遗传了给了艾伦·图灵。六岁的他对于数字就产生了兴趣,八岁的图灵就着手写书,图灵的家庭是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家庭,所以图灵的形象就应该是《唐顿庄园》里那些绅士,衣着不凡而且考究,风度翩翩且谦和有礼。但实际上图灵是一个非常邋遢的人,具体表现为咬指甲,不打领带。图灵一直被过敏性鼻炎困扰,遇到花粉就打喷嚏不止,图灵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他骑着自行车,带着防毒面具呼啸而过。

社会经济发达带来的好处就是社会开放,在一个守旧的社会,图灵过度鹤立鸡群显得非常格格不入。在当时英国中产阶级的认知中,科学是一门非常不入流的学问,在种种偏见的挤压下,孤独成为了图灵生活的主旋律。图灵的科学研究能够继续下去很大的原因取决于他开明的父母的支持。是不是一个好父母的标准之一就是能够理解甚至支持自己孩子的梦想,就像我现在能坐在这里的写文章,跟我父母理解支持甚至是帮助离不开的。图灵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就是二战中帮助英国军队破获德国军队的王牌密码,他的出现让一千四百万人远离战争的蚕食,他的出现让战争缩短了两年,他是二战中隐于幕后的英雄,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在这场战争收获荣誉,收获爱情,却也失去了一切。

文科生写图灵这种物理学家有一个硬伤就是物理常识的欠缺,我只知道这种密码很厉害,但是我说不出来这种密码如何厉害。为了破解这种密码,英国政府成立了一个破译小组,这件事情吸引了图灵,图灵参加破译小组,不仅仅是为了保家卫国,而且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图灵不善于与别人沟通,在刚来到破译小组的时候,其他同伴们采用一种方法可以破译简单的德国情报,他对于这项研究嗤之以鼻,甚至不客气的说:“坏了的钟一天还可以再对两次”。在破译小组,他经常不按常理出牌,他辞掉两个破译小组成员的时候,临走的时候告诉他们:“你们是最平凡的研究人员。”研究经费一次申请就是十万英镑,这笔钱在战乱中的英国是很大的一笔钱,如果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那么图灵的才华就会淹没在和其他队员的争吵之中,一个女人的出现改变了事情的走向。

琼·克拉克与图灵在一次数学考试中相识,琼拥有超人的数学天赋,但是因为当时的性别歧视,她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为了琼,图灵第一次结结巴巴说起了谎话,琼告诉图灵,你是一个天才,但是为了你的理想,你必须和别人工作。在琼的帮助下,图灵给组里的同事买了苹果,讲起了笑话,还请所有人喝酒。这些举动改变了破译小组所有人的关系,他们不再相互敌视,他们携起手来攻克难关。更大的风波来临,图灵被怀疑是苏联间谍,然而组里的成员为图灵辩护,让情报机关放了图灵。这件事情过后,图灵和这些争锋相对的同事成为了休戚与共的朋友,在大家的精诚团结之下,图灵研究的机器开始动了。

图灵患有口吃,再加上从小到大一直遭受排挤,所以他变得不爱与人交往,虽然他有让人羡慕的才华,但是研究英格玛密码几个月中始终没有成果。有才的人容易变得曲高和寡,图灵的事情证明,一个曲高和寡的人是没有办法成功的。图灵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已故的苹果总裁斯蒂文·乔布斯,在认识自己的妻子劳伦之前,乔布斯是一个自私,偏执的人,劳伦改变了乔布斯,让乔布斯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如果图灵和琼长长久久的在一起,图灵的事业也会顺风顺水的发展下去。但是图灵有着天然的缺陷,他有同性恋倾向,

他的初恋是同学克里斯托弗,在图灵上中学的日子中,他因为被同学欺负而过的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是克里斯托弗拯救了他。然而克里斯托弗在十七岁的时候因为肺结核而离开人世,对于他的思念已经深深印入了图灵的心里。图灵发明的机器名字都叫做克里斯托弗。不知是因为同性恋的身份可耻,还是因为怕对不起琼,图灵和琼最后分道扬镳。在西方这些信仰基督教的国家中,认为这种没有结果的爱是有罪过的,在二十世纪,欧洲很多国家认定同性恋行为犯法。英国著名作家兼同性恋者奥斯卡·王尔德就因此获罪,并锒铛入狱。一九五二年图灵的一位同性恋人伙同他人盗窃了图灵的家,图灵报警之后,警方查出来图灵的行为,当时给了他两个选择,一个是入狱,另一个接受化学阉割。出于对图灵的喜爱,我看了很多关于图灵的文章,有一篇文章从法律方面研究到,图灵当时最好的选择就是入狱,一方面他不用遭受化学用品带给他的伤害,化学阉割就是使用激素改变同性恋倾向,另一方面,在外面的一些知名人士会救他出来的。一九五四年,在图灵自杀当年,英国通过了关于同性恋的《沃芳顿报告》,这个报告的出台者就是沃芳顿爵士,值得一提的就是沃芳顿爵士本人就是反同性恋者。《沃芳顿报告》指出:同性恋不是一种病以及“任何成年人之间,在相互允许情况下,私下进行的同性恋活动不应被认为是犯罪”。图灵会被缩减刑期,甚至被释放,但是漫长的岁月留给图灵仍旧是一种折磨,没有克里斯托弗的二十三年之间,破解英格玛密码带给了他充实。但盛世之后只剩迷惘,琼给了他爱,但是由于自己本身的缺陷,无福享受。图灵找来了克里斯托弗的替代品,但是那些平庸之辈如何触碰他的理想,只是觉得图灵有钱,可以敲他的竹杠,当图灵看到自己不断颤抖的双手,以及慢慢出现的女性特征,以及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他选择了一条不归路。当时他眼前浮现的是,德国投降之后,情报机关告诉他们所有资料,所有记录,所有仪器都要被销毁,也许他们几个人永远不会再见面,他想到一个月的期限即将来到,破译不出密码的几个人垂头丧气来到小酒馆喝酒,因为其他同事的一句玩笑话而醍醐灌顶,困扰两年的难题迎刃而解,破译小组的所有人放下往日的矜持,互相跳着抱着,他会想到,密码虽然破译了,但是从战略角度考虑,他们必须牺牲一部分士兵,而这些士兵的亲戚,朋友有可能就是破译小组的成员,他们必须放下所有的爱,想到与他朝夕相处的同事就是克格勃,自己成为了苏联与英国政治博弈的筹码,想到自己每天都要做计算题,计算哪个部分的士兵应该牺牲,哪个部分的士兵应该被保留。

饰演艾伦·图灵的卷福是图灵的十七代表亲,卷福所就读的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就请图灵担任过实验室的主任。从二零零九开始,英国的社科界发起了为图灵平反的运动,二零一二年,包括霍金在内的英国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等十一人联名上书首相卡梅伦,要求为图灵平反。二零一三年,在英国司法部长的要求下,女王向图灵颁发了皇家赦免,这段公案划上了句号,卷福在演完图灵之后,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能赦免图灵只有他自己。图灵受到的伤害是一个特殊时期的耻辱,但是图灵是懦弱的,他没有选择顺逆境而上,而是在苦难来临的时候,选择了低头。我在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了这样的一句话,历史亏欠那么多人,图灵算老几。

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电视里铺天盖地全是谍战剧,每当我看到他们英勇杀敌,巧妙周旋并且四两拨千斤的智慧,看到他们妻离子散的痛苦和经历严刑拷打的不屈之后,总使我感概万千,他们在信仰的坚持下,为了民族和国家利益,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奉献自己的幸福,让我们取得了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换来了我们的安宁和幸福。但是也有一些人让我想到他们解放以后,本身应该获得属于自己的荣誉和享受安宁的生活,但后半生却颠沛流离,不得善终,跟他们英雄的身份不相符,我很为他们的遭遇感到遗憾。其实对于英雄的不公正待遇,不止发生在我们国家,在世界范围也常有这种事情的发生。比如说世界上有名的大特工佐尔格,他在日本政府中八面玲珑,最后身份暴露,苏联政府也没有给他更多的礼遇。我国著名的战略情报专家阎宝航,他拿到了德国即将全面进攻苏联的情报,获取了关东军在东北的战略部署,他是一个社交能力能力出色,大智大勇,也同样是一个忠魂可泣鬼神,英灵不朽照后人的人,死后的待遇是不留骨灰,前半生的光辉带来了后半生的磨难,是一件不平的事情,但是即便如此,很多人也没有放弃的自己的信念,我们党也有很多优秀的女特工,著名就是黄慕兰,沈安娜。她们的遭遇比图灵要悲惨很多,但是他们不轻言赴死,也不轻言放弃,要比图灵高尚伟大得多。

太史公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司马迁遭遇了比图灵还要耻辱的事情,在众人的奚落声中艰难的活着,终于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由此他获得千千万万的赞美。

我们应该倡导图灵对于科学的献身精神,但应该摈弃他对于失败的做法。图灵不及霍金勇敢,缺少了涅磐重生的勇气,图灵不及乔布斯的幸运,缺少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导师。故事的最后,琼看到了日薄西山的图灵,告诉他,我今天在街上看到的所有人都是被你拯救的,歌颂了他的伟大。图灵的故事让我想起了一个话题,向图灵这样剑走偏锋的人才,社会应该给他一个宽容的适合他发挥才能的环境,昭示我们的社会重视这个问题。

我在想,将来有一天,我有了孩子,他会在一些领域有所建树,那我该如何平衡他性格与成长,是应该让他专注于他的事业,还是应该接受正常的教育,我如何支撑他的梦想。我希望社会的进步可以让每一个人有一个的健康的成长环境。最后,再一次向对于推动全人类进步的科学家图灵致敬。

2015年9月

二战期间德国密码是怎样被破译的呢?

敦刻尔克大撤退后,德国即将启动入侵英国本土,英国军情局在伦敦郊外的布雷奇利庄园设立了密码破译中心。在这里,有数百名工作人员参与破译德国军事行动的绝密情报。而这所庄园以及破译工作,同样也被英国政府列为最高机密,其代号就是"超级机密"。

正在英国人毫无头绪时,1938年,一位犹太人向英国情报人员透露,他曾是"艾尼格玛"的设计人员之一。英国人经过仔细甄别后,相信了他。这位犹太人真的复制出了一台"艾尼格玛"密码机,按照英国人的说法,这是仿制工程的奇迹,而这的确帮了英国人的大忙。

然而在1939年夏秋之际,德国人又改进了原先的密码机,复制品由此失去了效能,英国再次陷入困境。但波兰情报部门又出手解救了英国人。作为英国的盟国,波兰人将他们数年来对德国密码机的研究成果乃至新的密码机样机、已解密机器悉数交给了英国人。

仅仅一个星期后,纳粹军队就开进了波兰。这让英国密码破译专家诺克斯感动不已,他说:"波兰此举,就像一名古代的骑士在倒下之前,将手中的利剑递给了战友。"

在布雷奇利庄园,除了诺克斯这位破译界名宿,还有一位数学界奇才——图灵。他毕业于剑桥大学,战后依靠对密码机的研究成果,他成了开创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先驱者之一。

首先,他们从研制能模仿或能解释德国国防军每一个"哑谜"方式的机器入手,从而能推出所有德军主要司令部日日夜夜、成年累月发布命令时经常变换的编码程序。经过艰难攻关,英国人终于制成了具有上述功能的机器,将之命名为"炸弹"。

1939年底,"炸弹"破译出了德国密码,英国人欣喜若狂。从此,德军的秘密计划和行动方案,源源不断地从布雷奇利庄园传到军情六处孟席斯上校手中,再直接交到丘吉尔的案头。事实上,德军在"二战"期间的绝大多数行动,都没能瞒得过英国人,只不过英国人将情报来源一直掩饰得很好,始终没有引起对手的怀疑。

1940年7月2日,希特勒发布了第一组"海狮"作战计划,也即英国本土登陆作战计划。战役一开始,丘吉尔和空军参谋部就通过"超级机密"了解到德国空军的大部分——有时甚至是全部的计划。

针对德国空军司令戈林要求夺取制空权的指令,英国皇家空军制定了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的方案。由于英国空军的飞机数量没有德国多,所以只能在适当时间、适当地方和适当高度,集中战斗机中队及主要防御力量,对付敌人的主攻力量。依赖预警雷达及破译的德国军事情报,英国皇家空军总能掐着纳粹空军到达的时刻精准升空拦截,而不需要时时空中巡逻防备德军突袭——英国空军由此大大减少了飞行员体力消耗及汽油等战略物资消耗。

1940年8月13日,苏塞克斯和肯特上空,80架德军"道尼尔 17"轰炸机群,以及更多数量的"容克 88"俯冲轰炸机,飞往不列颠腹地及海岸线执行轰炸任务。由于天空浓云密布,德军护航战斗机无法按计划起飞,轰炸机只好单独出击。

英国空军司令部事先已知晓德军行动计划,当在雷达上发现德国飞机后,立即启动早已就绪的作战方案……这次交锋,德国空军共损失飞机47架,另有80多架被击伤,而英国空军仅损失飞机13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