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希密码能破解吗(哈希码破解百度云)

2023-02-02 1:49:18 摩斯密码知识 思思

什么是哈希?

散列是指从可变大小的输入生成固定大小的输出的过程。这是通过使用称为散列函数(作为散列算法实现)的数学公式来完成的。

尽管并非所有哈希函数都涉及密码学的使用 ,但所谓的密码哈希函数是加密货币的核心。多亏了它们,区块链和其他分布式系统能够实现显着水平的 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

传统和加密散列函数都是确定性的。确定性意味着只要输入不变,散列算法将始终产生相同的输出(也称为摘要或散列)。

通常,加密货币的散列算法被设计为单向函数,这意味着如果没有大量的计算时间和资源,它们就无法轻易恢复。换句话说,从输入创建输出非常容易,但在相反的方向(仅从输出生成输入)相对困难。一般来说,越难找到输入,哈希算法被认为越安全。

不同的散列函数将产生不同大小的输出,但每种散列算法可能的输出大小始终是恒定的。例如,SHA-256 算法只能生成 256 位的输出,而 SHA-1 将始终生成 160 位的摘要。

为了说明这一点,让我们通过 SHA-256 哈希算法(比特币中使用的算法)运行“Bitcoin”和“bitcoin”这两个词。

请注意,微小的更改(第一个字母的大小写)会导致完全不同的哈希值。但由于我们使用 SHA-256,输出将始终具有 256 位(或 64 个字符)的固定大小 - 无论输入大小如何。此外,无论我们通过算法运行这两个单词多少次,两个输出都将保持不变。

相反,如果我们通过 SHA-1 哈希算法运行相同的输入,我们将得到以下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首字母缩略词 SHA 代表安全哈希算法。它指的是一组加密哈希函数,包括 SHA-0 和 SHA-1 算法以及 SHA-2 和 SHA-3 组。SHA-256 是 SHA-2 组的一部分,还有 SHA-512 和其他变体。目前,只有 SHA-2 和 SHA-3 组被认为是安全的。

传统的哈希函数具有广泛的用例,包括数据库查找、大文件分析和数据管理。另一方面,加密散列函数广泛用于信息安全应用,例如消息认证和数字指纹。就比特币而言,加密哈希函数是挖矿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在新地址和密钥的生成中发挥作用。

散列的真正威力在于处理大量信息时。例如,可以通过哈希函数运行一个大文件或数据集,然后使用其输出来快速验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由于散列函数的确定性,这是可能的:输入将始终产生简化的、压缩的输出(散列)。这种技术消除了存储和“记住”大量数据的需要。

散列在区块链技术的背景下特别有用。比特币区块链有几个涉及散列的操作,其中大部分在挖掘过程中。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加密货币协议都依赖散列来将交易组链接和压缩成块,并在每个块之间产生加密链接,从而有效地创建区块链。

同样,部署密码技术的散列函数可以定义为密码散列函数。一般来说,破解密码哈希函数需要无数次的蛮力尝试。对于“还原”加密哈希函数的人来说,他们需要通过反复试验来猜测输入是什么,直到产生相应的输出。然而,也有可能不同的输入产生完全相同的输出,在这种情况下会发生“冲突”。

从技术上讲,加密哈希函数需要遵循三个属性才能被视为有效安全。我们可以将这些描述为抗碰撞性、抗原像性和抗二次原像性。

在讨论每个属性之前,让我们用三个简短的句子总结它们的逻辑。

如前所述,当不同的输入产生完全相同的散列时,就会发生冲突。因此,哈希函数被认为是抗冲突的,直到有人发现冲突为止。请注意,任何散列函数都将始终存在冲突,因为可能的输入是无限的,而可能的输出是有限的。

换句话说,当发现碰撞的可能性非常低以至于需要数百万年的计算时,哈希函数是抗碰撞的。因此,尽管没有无冲突的哈希函数,但其 中一些函数足够强大,可以被视为具有抵抗力(例如,SHA-256)。

在各种 SHA 算法中,SHA-0 和 SHA-1 组不再安全,因为已经发现冲突。目前,SHA-2 和 SHA-3组被认为是抗冲突的。

原像电阻的特性与单向函数的概念有关。当有人找到生成特定输出的输入的可能性非常低时,哈希函数被认为是抗原像的。

请注意,此属性与前一个属性不同,因为攻击者会试图通过查看给定的输出来猜测输入是什么。另一方面,当有人发现产生相同输出的两个不同输入时,就会发生冲突,但使用哪个输入并不重要。

原像抗性的特性对于保护数据很有价值,因为消息的简单散列可以证明其真实性,而无需披露信息。在实践中,许多服务提供商和 Web 应用程序存储和使用从密码生成的哈希值,而不是明文密码。

为简化起见,我们可以说第二原像电阻介于其他两个属性之间。当有人能够找到一个特定的输入,该输入生成与他们已经知道的另一个输入相同的输出时,就会发生二次原像攻击。

换句话说,第二原像攻击涉及寻找碰撞,但不是搜索生成相同散列的两个随机输入,而是搜索生成由另一个特定输入生成的相同散列的输入。

因此,任何抗碰撞的哈希函数也能抗第二原像攻击,因为后者总是意味着碰撞。然而,人们仍然可以对抗碰撞函数执行原像攻击,因为它意味着从单个输出中找到单个输入。

比特币挖矿有很多步骤 涉及哈希函数,例如检查余额、链接交易输入和输出,以及对区块内的交易进行哈希处理以形成 默克尔树。但比特币区块链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 是矿工需要执行无数的散列操作,以便最终为下一个区块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具体来说,矿工在为其候选块创建哈希值时必须尝试几种不同的输入。本质上,如果他们生成以一定数量的零开头的输出哈希,他们将只能验证他们的块。零的数量决定了挖矿难度,它根据网络的哈希率而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哈希率表示在比特币挖矿中投入了多少计算机能力。如果网络的哈希率增加,比特币协议会自动调整挖矿难度,使挖出一个区块所需的平均时间保持在接近 10 分钟。相反,如果几个矿工决定停止挖矿,导致算力大幅下降,则会调整挖矿难度,使其更容易挖矿(直到平均出块时间回到10分钟)。

请注意,矿工不必发现冲突,因为他们可以生成多个散列作为有效输出(从一定数量的零开始)。所以对于某个区块有几种可能的解决方案,矿工只需要找到其中一种——根据挖矿难度确定的阈值。

由于比特币挖矿是一项成本密集型任务,矿工没有理由欺骗系统,因为这会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加入区块链的矿工越多,它就变得越大越强大。(国内禁止参与挖矿)

毫无疑问,哈希函数是计算机科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尤其是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当与密码学结合时,散列算法可以非常通用,以多种不同的方式提供安全性和身份验证。因此,加密哈希函数对几乎所有加密货币网络都至关重要,因此了解它们的属性和工作机制对于任何对区块链技术感兴趣的人肯定会有所帮助。

哈希密码能破解吗(哈希码破解百度云) 第1张

解密码的软件

解密码的软件有以下几个:

1、RainbowCrack,RainbowCrack是一个哈希破解工具,使用大规模时空折中(Time-memorytradeoff)处理技术加快密码破解。

2、Wfuzz,Wfuzz是一个web应用密码暴力破解工具,还可以用来查找隐藏资源如目录和脚本。

3、CainandAbel,CainandAbel是多任务密码破解工具。

4、Brutus,号称最快最灵活对的密码破解工具。

SHA256 加密后能不能解密

SHA是散列算法,并非加密算法,也当然也不存在解密的问题。正确的说法应该叫“破解”。所谓破解就是找到任意一个源数据,能够生成相同的目标数据,即“碰撞zhidao”。目前的计算能力下,SHA256基本上是不可破解的,即找不到(或概率极小)“碰撞”结果。

hashcat 密码爆破

用户名:nana的哈希密码为208f0aba4a6d4b9afe94207e6c57d594。

给钱是不可能给钱的,试试hashcat神器!!!

哈希暴破神器,也支持基于规则生成密码字典,规则库位于hashcat/rules/:

把nana视为基础信息存入 base.txt 中作为输入,让 dive.rule 模仿学习生成类似的密码字典,保存至 se_passwds.txt:

接着用社工字典暴破哈希密码:

hashcat --optimized-kernel-enable --attack-mode 0 '208f0aba4a6d4b9afe94207e6c57d594' se_passwds.txt --force --show

爆破成功!!!!居然是这么简单的口令……

8.3 破解LM Hashes密码

LM(LAN Manager)Hash是Windows操作系统最早使用的密码哈希算法之一。在Windows 2000、XP、Vista和Windows 7中使用了更先进的NTLMv2之前,这是唯一可用的版本。这些新的操作系统虽然可以支持使用LM哈希,但主要是为了提供向后兼容性。不过在Windows Vista和Windows 7中,该算法默认是被禁用的。本节将介绍如何破解LM Hashes密码。

在Kali Linux中,可以使用findmyhash工具破解LM Hashes密码。其中,findmyhash命令的语法格式如下所示:

以上语法中,各个选项含义如下所示。

【实例8-2】使用findmyhash命令攻击LM Hashes密码。执行命令如下所示:

以上输出的信息是攻击LM Hashes密码的过程。经过一番的攻击,最后获取到哈希值5f4dcc3b5aa765d61d8327deb882cf99的原始密码是password。

如果觉得破解LM Hashes太慢的话,可以使用Metasploit中的psexec模块绕过Hash值。下面将介绍使用psexec模块绕过Hash值的方法。

(1)通过在目标主机(Windows 7)上运行Veil创建的可执行文件backup.exe,成功获取一个活跃的远程会话,如下所示:

从以上信息中,可以看到成功打开了会话1。

(2)查看用户权限信息。执行命令如下所示:

从输出的信息中,可以看到该用户的权限是一个普通权限。接下来,使用bypassuac模块绕过UAC。

(3)设置lyw用户绕过UAC。执行命令如下所示:

从输出的信息中,可以看到此时lyw用户权限已经为SYSTEM。

(4)查看目标主机上所有用户的哈希密码值。执行命令如下所示:

从输出的信息中,可以看到捕获到六个用户的哈希密码值。此时,可以使用SMB psexec模块绕过Hash值。

(5)后台运行会话2。执行命令如下所示:

(6)使用SMB psexec模块,并设置需要的配置选项参数。执行命令如下所示:

(7)启动攻击。执行命令如下所示:

从输出的信息中,可以看到使用“Test”用户成功的打开了一个会话。

hash加密为什么不能破?

Hash简单点讲就是把任意一段数据经过某种算法生成一段唯一的固定长度的数据。也叫做摘要。为了确保数据A免受意外或者故意(恶意)的修改,往往用这段数据A产生一个hash数据一起发送出去,接收

Hash,一般翻译做"散列",也有直接音译为"哈希"的,就是把任意长度的输入(又叫做预映射, pre-image),通过散列算法,变换成固定长度的输出,该输出就是散列值。这种转换是一种压缩映射,也就是,散列值的空间通常远小于输入的空间,不同的输入可能会散列成相同的输出,而不可能从散列值来唯一的确定输入值。

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将任意长度的消息压缩到某一固定长度的消息摘要的函数。

HASH主要用于信息安全领域中加密算法,他把一些不同长度的信息转化成杂乱的128位的编码里,叫做HASH值. 也可以说,hash就是找到一种数据内容和数据存放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了解了hash基本定义,就不能不提到一些著名的hash算法,MD5 和 SHA1 可以说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Hash算法,而它们都是以 MD4 为基础设计的。那么他们都是什么意思呢?

这里简单说一下:

1) MD4

MD4(RFC 1320)是 MIT 的 Ronald L. Rivest 在 1990 年设计的,MD 是 Message Digest 的缩写。它适用在32位字长的处理器上用高速软件实现--它是基于 32 位操作数的位操作来实现的。

2) MD5

MD5(RFC 1321)是 Rivest 于1991年对MD4的改进版本。它对输入仍以512位分组,其输出是4个32位字的级联,与 MD4 相同。MD5比MD4来得复杂,并且速度较之要慢一点,但更安全,在抗分析和抗差分方面表现更好

3) SHA1 及其他

SHA1是由NIST NSA设计为同DSA一起使用的,它对长度小于264的输入,产生长度为160bit的散列值,因此抗穷举(brute-force)性更好。SHA-1 设计时基于和MD4相同原理,并且模仿了该算法。

那么这些Hash算法到底有什么用呢?

Hash算法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的3个方面:

1) 文件校验

我们比较熟悉的校验算法有奇偶校验和CRC校验,这2种校验并没有抗数据篡改的能力,它们一定程度上能检测并纠正数据传输中的信道误码,但却不能防止对数据的恶意破坏。

MD5 Hash算法的"数字指纹"特性,使它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文件完整性校验和(Checksum)算法,不少Unix系统有提供计算md5 checksum的命令。

2) 数字签名

Hash 算法也是现代密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非对称算法的运算速度较慢,所以在数字签名协议中,单向散列函数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对 Hash 值,又称"数字摘要"进行数字签名,在统计上可以认为与对文件本身进行数字签名是等效的。而且这样的协议还有其他的优点。

3) 鉴权协议

如下的鉴权协议又被称作"挑战--认证模式:在传输信道是可被侦听,但不可被篡改的情况下,这是一种简单而安全的方法。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hash以及其相关的一些基本预备知识。那么在emule里面他具体起到什么作用呢?

什么是文件的hash值呢?

大家都知道emule是基于P2P (Peer-to-peer的缩写,指的是点对点的意思的软件), 它采用了"多源文件传输协议"(MFTP,the Multisource FileTransfer Protocol)。在协议中,定义了一系列传输、压缩和打包还有积分的标准,emule 对于每个文件都有md5-hash的算法设置,这使得该文件独一无二,并且在整个网络上都可以追踪得到。

MD5-Hash-文件的数字文摘通过Hash函数计算得到。不管文件长度如何,它的Hash函数计算结果是一个固定长度的数字。与加密算法不同,这一个Hash算法是一个不可逆的单向函数。采用安全性高的Hash算法,如MD5、SHA时,两个不同的文件几乎不可能得到相同的Hash结果。因此,一旦文件被修改,就可检测出来。

当我们的文件放到emule里面进行共享发布的时候,emule会根据hash算法自动生成这个文件的hash值,他就是这个文件唯一的身份标志,它包含了这个文件的基本信息,然后把它提交到所连接的服务器。当有他人想对这个文件提出下载请求的时候, 这个hash值可以让他人知道他正在下载的文件是不是就是他所想要的。尤其是在文件的其他属性被更改之后(如名称等)这个值就更显得重要。而且服务器还提供了,这个文件当前所在的用户的地址,端口等信息,这样emule就知道到哪里去下载了.

一般来讲我们要搜索一个文件,emule在得到了这个信息后,会向被添加的服务器发出请求,要求得到有相同hash值的文件。而服务器则返回持有这个文件的用户信息。这样我们的客户端就可以直接的和拥有那个文件的用户沟通,看看是不是可以从他那里下载所需的文件。

对于emule中文件的hash值是固定的,也是唯一的,它就相当于这个文件的信息摘要,无论这个文件在谁的机器上,他的hash值都是不变的,无论过了多长时间,这个值始终如一,当我们在进行文件的下载上传过程中,emule都是通过这个值来确定文件。

那么什么是userhash呢?

道理同上,当我们在第一次使用emule的时候,emule会自动生成一个值,这个值也是唯一的,它是我们在emule世界里面的标志,只要你不卸载,不删除config,你的userhash值也就永远不变,积分制度就是通过这个值在起作用,emule里面的积分保存,身份识别,都是使用这个值,而和你的id和你的用户名无关,你随便怎么改这些东西,你的userhash值都是不变的,这也充分保证了公平性。其实他也是一个信息摘要,只不过保存的不是文件信息,而是我们每个人的信息。

那么什么是hash文件呢?

我们经常在emule日至里面看到,emule正在hash文件,这里就是利用了hash算法的文件校验性这个功能了,文章前面已经说了一些这些功能,其实这部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目前在ftp,bt等软件里面都是用的这个基本原理,emule里面是采用文件分块传输,这样传输的每一块都要进行对比校验,如果错误则要进行重新下载,这期间这些相关信息写入met文件,直到整个任务完成,这个时候part文件进行重新命名,然后使用move命令,把它传送到incoming文件里面,然后met文件自动删除,所以我们有的时候会遇到hash文件失败,就是指的是met里面的信息出了错误不能够和part文件匹配,另外有的时候开机也要疯狂hash,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你在第一次使用,这个时候要hash提取所有文件信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上一次你非法关机,那么这个时候就是要进行排错校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