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活动范畴的划分,在哲学史上和心理学史上一直有不同意见,现在仍无定论。主要有“三分法”和“二分法”两种看法:前者分为知(认识)、情(情绪)、意(意志)三个范畴;后者分为知(认识)和意(意志)两个范畴,把情归属于意。
心理学家潘菽在批判继承中外哲学和心理学范畴的思想的基础上,于30年代后期提出了新的二分法,并于60年代加以改善。他指出行是在知的指引之下的行,知是在行的主导之下的知,认为情是意的一种形式。这种二分法把心理活动范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认识活动,包括感知觉和思维,而思维又包括表象、想象、联想、思考等;另一类是意向活动,包括注意、欲念、动机、意图、情绪、意志等。这两类心理活动是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的。
二分法认为情绪和意向是属于同一范畴的心理活动。其主要理由是:情绪和一般的意向、态度都具有意向活动的性质。因为情绪也能成为行动的动机,构成人的行动的起点,或者其本身就是一种意向或行动。情绪和意向的发生都要发动肌肉、内脏和腺体的活动,差别只在于所包含的躯体过程的广度和深度不同,以及受认识过程制约的多少不同。情绪发生时的“体验”只不过是人在情绪发生时对自己较广泛的内部机体变化的觉察或认识,并不就是情绪本身。就像一个人在写字时能对自己的手的运动有所觉察或认识,但这种觉察或认识并不就是手的动作本身一样。如果把情绪发生时的那种认识(“体验”)看作特殊的心理过程,就把认识的过程和对象混为一谈了。情绪并不一定是认识和意向之间的过渡阶段。事实上,并不一定有这样的过渡阶段。
心理活动范畴
;p=8b2a975683d514ff57e9932f425dnewp=882a91429d904ead1ba68a39474a92695803ed6337d19buser=baidufm=scquery=%B6%FE%B7%D6%B7%A8%3A%C8%CF%CA%B6%BA%CD%D2%E2%CF%F2qid=a4bb6dfd0000608bp1=3
十二星座的简易分类法是什么
一、二分法
将星座按阳性和阴性分为两类:
阳性:白羊座、双子座、狮子座、天秤座、射手座、水瓶座。
阴性:金牛座、巨蟹座、处女座、天蝎座、摩羯座、双鱼座
阳性星座的人大多是有进取心的、积极主动的理想主义者。
阴性星座的人大多是性格内向的、被动的战略家。
二、三分法
将星座按本位型、固定型、变通型分为三类:
本位型:白羊座、巨蟹座、天秤座、摩羯座,这类星座属于领导者型。
固定型:金牛座、狮子座、天蝎座、水瓶座,这类星座属于组织者型。
变通型:双子座、处女座、射手座、双鱼座,这类星座属于传授者型。
三、四分法
将星座按火、地、风、水分为四类
火相星座:白羊座、狮子座、射手座
地相星座:金牛座、处女座、摩羯座
风相星座:双子座、天秤座、水瓶座
水相星座:巨蟹座、天蝎座、双鱼座
火相星座的.人精力充沛,感情奔放激烈,有十足的行动力,但来的快去的也快,有时较草率和粗心。地相星座的人慎重、冷静,对待感情真诚持久,做事也脚踏实地,但有时过于保守和自信心不强。风相星座的人思维发达,想象力丰富,有思想家的倾向,擅长社交,语言表达能力强,但性格变化多端,有喜新厌旧和情绪化的毛病。水相星座的人温柔宁静、感情细腻,对事物的洞察力极强,直觉也很敏感,但有时想法不切实际且喜凭感情用事。
在这三种分类中以四分法最为常用,因其包含了二分法(火相、风相为阳性,地相、水相为阴性),其展现也较明显,可作为一般人的基本分类法。
四、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火、地、风、水四种类别中,火和风相处较好,地和水相处不错。俗话说:风助火势。风相星座的人冷静、理性,火相星座的人热情、冲动,这两种人在一起时,风相星座的人往往以理性辅助火相星座的人,在行动上也经常给与指导。地相星座的人在感情方面稳重、持久,水相星座的人在感情方面由于过分敏感而情绪波动较大,于是地相星座的人往往关怀、安慰水相星座的人,在感情上就形成了一种辅助关系。
三分法”的最初发展就是创立了太极理论,建立了易经思维,我们讲到太极八卦,常会说“一分为二,亦一亦二,二合为一。阴阳如同正反,能够分辨得出,但是分不开。中国人自古知道只有阴阳互动才能有运动,自然万物才会有发展,没有互动,没有发展就是死亡的深刻道理。中国人主张的“天人合一”就是这个道理。
实际运用
首先说明中国的“中”字,根据三分法的原理,中国人不会采用选正选反的两个极端的路子,而是统筹起来看成第三面,这就是“中”。中国人认为“中”就是合理的意思,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庸之道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中国人并不是指夹杂在中间的人,而是指合理的人。
华夏服饰
根据“三分法”理论,华夏祖先精心设计制作了华夏衣冠——汉服,“三分法”体现了汉族人的世界观,思维观,宇宙观。从汉服的主要特点来看,交领、右衽最能体现“三分法”的道理。另外,汉服的多样同一性的特点也是体现了华夏祖先在“三分法”上的良苦用心,汉服除了具有如曲裙,直裙,儒裙等多种样式外,还经历了历朝历代(除清代“剃髪易服”之后)的演变,款式多种多样,但几乎所有汉服都具有交领、右衽,素腰的主要特点,这就是汉服的同一性。多样性和同一性本属于正反阴阳两个对立面,但是汉服能把这两面统筹起来体现了“三分法”在服饰上的无限魅力。
中国书法
书法是具有一门法度的高级艺术,法为书法的法度,中国书法不仅需要遵循一定的汉字书写规律,还要讲究创新。在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里,处处体现了“三分法”的身影。在汉字的笔画方面,书法讲究笔画的粗细变化,一副书法作品内书写的汉字里,都会有粗的笔画和细的笔画,粗细犹如正反阴阳,阴阳互动在一个汉字里面显现,这就是书法的运动美,这样的运动美除了在笔画的书写上,还在布局上,比如整幅作品反映出来的汉字,有大的有小的,有运墨重的,有运墨轻的,有长的有短的,这种不同的效果互相交映,才是书法艺术的真正体现。
1. 二分法,是指把艺术作品分为“内容、形式”三个层次;
2.三分法,是指把艺术作品分为“言、象、意”三个层次。其以传统的主题、题材、语言、结构等因素而言,内容包括题材与主题、形式包括语言与结构。
构成艺术是任何艺术和设计的基础理论,它存在于一切艺术和设计的任何角落。如绘画艺术、雕刻艺术、摄影艺术;工业设计、展示设计、环境设计、装饰设计、装潢广告设计等等,无论平面的还是立体的,都离不开构成艺术,而基础构成又是构成艺术的理论基础。换言之,基础构成是艺术和设计基础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