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密码的鼻祖是凯撒密码,就是每个字母后移三个,A-D,B-E,比如WORD,变为ZRUG。
而现代密码的起源是一战时,在二战时充分发展起来,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使密码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发展起来。其原理是通过二进制的置换和变换,通过增加信息的冗余度来加密。
密码是按特定法则编成,用以对通信双方的信息进行明密变换的符号。换而言之,密码是隐蔽了真实内容的符号序列。就是把用公开的、标准的信息编码表示的信息通过一种变换手段,将其变为除通信双方以外其他人所不能读懂的信息编码,这种独特的信息编码就是密码。
密码是一门科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密码在古代就被用于传递秘密消息。在近代和现代战争中,传递情报和指挥战争均离不开密码,外交斗争中也离不开密码。密码一般用于信息通信传输过程中的保密和存储中的保密。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密码技术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密码除了用于信息加密外,也用于数据信息签名和安全认证。这样,密码的应用也不再只局限于为军事、外交斗争服务,它也广泛应用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当今世界已经出现了密码应用的社会化和个人化趋势。例如:可以将密码技术应用在电子商务中,对网上交易双方的身份和商业信用进行识别,防止网上电子商务中的“黑客”和欺诈行为;应用于增值税发票中,可以防伪、防篡改,杜绝了各种利用增值税发票偷、漏、逃、骗国家税收的行为,并大大方便了税务稽查;应用于银行支票鉴别中,可以大大降低利用假支票进行金融诈骗的金融犯罪行为;应用于个人移动通信中,大大增强了通信信息的保密性等等。
据路透社4日报道,英国安全局近日解密的一批文件,首次向世人展示了英国情报部门的工作成果。破译“裙中密码”就是其中著名的一起。
黑客密码密码的应用裙中藏玄机
二战期间,纳粹特工在探测盟军机密军事情报后,将这些情报传递给他们的负责人,从而决定作战方针。一次,盟军的检查员截获了一张设计图纸。这张设计草图上是3位年轻的模特,她们穿着时尚的服装。
表面上看起来,设计草图很寻常,然而这张看似“清白”的图纸没能瞒过英国反间谍专家们的眼睛。英国安全局的官员们识破了纳粹特工的诡计,命令密码破译员和检查员迅速破译这些密码。
大批敌方援军随时可能到来。”最终从这张设计图纸上密码破译员们读出了这样的信息。
原来纳粹特工利用莫尔斯电码的点和长横等符号作为密码,把这些密码做成装饰图案,藏在图上诸如模特的长裙、外套和帽子等图案中。
手段多种多样
解密文件还展示了纳粹特工其他巧妙的传递情报的方法。为了把情报伪装得“天衣无缝”从而顺利寄出,纳粹特工可谓是殚精竭虑。
隐形的墨水、针刺的小孔以及字母的凹进都是他们的惯用伎俩。纳粹特工利用这些暗示告知军队活动、轰炸式袭击和军舰建造的具体细节。
他们还会把密码藏在活页乐谱、教你下象棋的描述以及速记符号里面。这些带密码的情报被伪装成普通书信。
有时他们把明信片加厚一层,在夹层中塞满极其薄的纸片和文书。种种稀奇古怪的手段让人防不胜防。
老马也失蹄
纳粹特工还利用字母表“作弊”。看起来只是一份普通的信件,但你把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拼起来,就是一封“机密情报”。
两名德国特务1942年被捕,他们向英国情报部门坦白了这种藏匿密码的方法。然而,英国情报部门两次都与这样的机密文件失之交臂,让情报流传了出去。原因是,他们认为不再会有这种藏匿情报的方法,所以并未把那两封信当成机密文件处理。
这种密码藏在一封“休伯特”写给“珍妮特”姑妈的信中。信中暗藏的情报是“14架波音堡垒式轰炸机昨日抵达伦敦。飞行员将空袭基尔(德国城市)”。
英国战时情报侦察负责人大卫·皮特里曾尴尬地承认这两次失败“有点烦人”。
但随着战争的发展,反间谍官员们也发明了种种探测可疑信件的方法。
证据确凿的纳粹特工信件通常包括:文字散漫而没有重点,信寄往中立国而信封上贴着大量的邮票。
书信中有艰深难懂又少用的短语是暗藏密码的标志之一。
而信件中人员的罗列和大段关于桥牌的内容也会引起怀疑。
1、敲击的频率,敲的快就是短音,敲的慢就是长音。
2、摩斯密码其实就是长和短2个不同的频率来组成不同的字母或符号,用来表达不同意思长和短的分别是这次敲击后的空间时间的长短至於不用字母或符号所敲击的编码比较多。
3、一点为一基本信号单位,一划的长度=3点的长度。在一个字母或数字内,各点,划之间的间隔应为两点的长度。字母(数字)与字母(数字)之间的间隔为7点的长度。
4、因为是外国人发明的,所以每一个标准都是对应着26个英文字母。最终可以通过每一次的敲击来拼成一句完整的英文单词。刚开始练习摩斯密码的时候要注意节奏,切记不要用指尖来敲击,否则手指会比较疼。可以用手指的关节来敲击。
摩斯密码对照表如下:
摩尔斯电码作为一种早期的数字化通信形式,但是它不同于现代只使用零和一两种状态的二进制代码,它的代码包括五种: 点、划、点和划之间的停顿、每个字符之间短的停顿、每个词之间中等的停顿以及句子之间长的停顿。
摩尔斯电码morse code 它由两种基本信号和不同的间隔时间组成:
短促的点信号“·”,读“滴”(Di);
保持一定时间的长信号“—”,读“嗒”(Da)。
间隔时间:滴,1t;嗒,3t;嘀嗒间,1t;字符间,3t;字间,7t
如果灯光是按照“短亮 暗 短亮 暗 短亮 暗 长亮 暗 长亮 暗 长亮 暗 短亮 暗 短亮 暗 短亮”这个规律来显示的话那么它就意味是求救信号SOS。
扩展资料:
自从无线电和莫尔斯电码问世后,军事通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但是无线电通讯完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己方接受电文的同时,对方也可“一览无遗”,因此人类历史上早就伴随战争出现的密码也就立即与无线电结合,出现了无线电密码。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所有无线电密码都是使用手工编码,毫无疑问,手工编码效率极其低下,同时由于受到手工编码与解码效率的限制,使得许多复杂的保密性强的加密方法无法在实际中应用,而简单的加密方法又很容易被破译,因此在军事通讯领域,急需一种安全可靠而又简便有效的方法。
作为一种信息编码标准,莫尔斯电码拥有其他编码方案无法超越的长久的生命。莫尔斯电码在海事通讯中被作为国际标准一直使用到1999年。1997年,当法国海军停止使用莫尔斯电码时,发送的最后一条消息是:“所有人注意,这是我们在永远沉寂之前最后的一声呐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摩尔斯电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码
我用手指敲打着桌面。.━ ━ .━ ━ ━ ━.━.━.━ ...━ ..━.━ ━.━ ...━ ........ 得到答案了:亚历山大三世大桥(Pont Alexandre III)。我输入这行长长的字母,密码启动成功,开机了。
= =左面那个手机导航,打开之后红色的点,点一下,日记本出来之后上面写的- -
这是乐谱 1234567分别代表DO RE MI FA SOU LA SI,头上加1点表示高一个音阶,圆弧和划线是代表两个音符在同一个拍子里 根据这段旋律来看歌曲应该是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