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1代表坎水、数字2代表坤土、数字3代表震木、数字4代表巽木、数字5代表中央土、数字6代表乾金、数字7代表兑金、数字8代表艮土、数字9代表离火。
在《易经》当中属于六十四卦的第29卦,一轮明月照水中,只见影儿不见踪,愚夫当财下去取,摸来摸去一场空。
在《易经》当中属于六十四卦的第2卦,承载万物,伸展无穷无尽。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温顺。
《易经》当中属于六十四卦的第51卦,震为雷(震卦)临危不乱,震为雷,两震相叠,反响巨大,可消除沉闷之气,亨通畅达。
在《易经》当中属于六十四卦的第57卦,一叶孤舟落沙滩,有篙无水进退难,时逢大雨江湖溢,不用费力任往返。
戊土固重,既中且正,静合动辟,万物司令,水润则生,物燥则病,若在艮坤,怕冲宜静。
在《易经》当中属于六十四卦的第1卦,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
在《易经》当中属于六十四卦的第59卦,隔河望见一锭金,欲取岸宽水又深,指望资财难到手,昼思夜想枉费心。
在《易经》当中属于六十四卦的第53卦,俊鸟幸得出笼中,脱离灾难显威风,一朝得意福力至,东西南北任意行。
在《易经》当中属于六十四卦的第30卦,官人来占主高升,庄农人家产业增,生意买卖利息厚,匠艺占之大亨通。
1、数字“一”: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2、数字“三”:即三元,在道教教义中原指宇宙生成的本原和道教经典产生的源流,隋唐以后又衍化为道教神仙和道教主要节日的名称,延续至今。
道家著作原无“三元”之说,但是古历法家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年、月、日之始,称三元日,因为此日为“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此“元”当系开始之意。
3、数字“五”:即五行,是中国古代道教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用于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
五行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水(代表润下)、火(代表炎上)、金(代表收敛)、木(代表伸展)、土(代表中和)。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
4、数字“九”:在古代九被认为是最大的数字,泛指多次或多数。现在九在个位数中是最大的正整数。在中国古代,九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最大的数,于是多用九这一数字来附会帝王,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也多与九有关。帝王之位称“九五”。帝王称“九五之尊’”。
5、数字“十二”:有十二生肖、十二个月等。这个数字有万物轮回,生生不息的含义,过去的等于是新的开始。
易经中1—6为水,2一7为火,3一8为木,4一9为金,5、0为土。0到9在易经里代表:9、0为水。五行再分阴阳,1、3、5、7、9为阳,2、4、6、8、0为阴,数字1为阳木。可比喻为参天大树。大树挺拔充满力量,风雨无惧,寓意为顶天立地栋梁之材。数字2为阴木。阳木是大树,阴木就是小草花卉。花花草草不如大树生命力强壮。数字3为阳火,在燃烧中随时要迸发出火和热来,阳火的热量像是生命之火,能给周遭带来光明。数字4为阴火,所有呈现属阴特质的五行都是“收敛型”阴火也同样。阴火是火烛之光,热量微弱,你从不用担心这种小火苗会伤到手,尤其在黑暗的夜里,有一盏烛灯为你照亮。数字5为阳土,阳土属于大地高山之土,代表坚实的力量,既可成山成石,也可以用来筑建房屋为人遮风挡雨。阳土的可塑型非常强,并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