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密码检测认证是商用密码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在商用密码市场准入、事中事后监管、应用推进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支撑作用:面向商用密码从业单位能够引导提质升级,增加市场有效供给;面向管理部门能够支持行政监管,提高市场监管效能;面向社会各方能够推动诚信建设,营造良好市场环境;面向国际市场能够促进规则对接,提升市场开放程度。
《密码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明确提出推进商用密码检测认证体系建设,这是深化商用密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依法管理商用密码、规范和促进商用密码应用、加强密码监管、增强商用密码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支撑。
《密码法》第二十五条还明确了在商用密码检测认证中,自愿检测认证是主要方式。
按照《商用密码管理条例》的规定,国家密码管理局审批了商用密码产品检测机构,开展商用密码产品检测工作。截止2019年12月,通过审批的商用密码产品检测机构共有3家,开展完成了近2000款产品的密码检测、数百个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评估。
目前,商用密码领域已有1家专门认证机构。与此同时,有关部门通过建立跨领域、跨行业的网络关键设备和网络安全专用产品、信息安全产品和密码应用系统密码检测认证机制,加强与金融、电力、通信、社保、交通等重点领域、行业的检测与认证技术交流,联合金融领域检测认证机构开展金融领域密码测评和认证,共同推动商用密码检测认证能力提升。
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密码法》将商用密码检测、认证机构资质纳入《认证认可条例》规定的认证认可制度体系中,由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会同国家密码管理局进行管理。
商用密码检测、认证机构应当分别取得商用密码检测、认证机构资质。商用密码检测、认证机构依照《认证认可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商用密码检测认证技术规范、规则开展检测认证活动。将商用密码检测认证制度纳入国家统一的检测认证制度体系,有利于增强商用密码检测认证制度的权威性、统一性。
从事商用密码检测、认证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工作需要,商用密码检测、认证机构能够深入到所检测认证的商用密码产品、服务及其相关产品生产单位、服务提供单位中去,有可能接触到有关商业秘密乃至国家秘密。
虽然商用密码检测、认证机构知悉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途径是合法的,是在依法或依约定进行检测认证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的,但是如果将这些秘密泄露给他人,就会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或者损害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利益。
因此,参照《认证认可条例》的规定,《密码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商用密码检测、认证机构应当对其在商用密码检测认证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承担保密义务。
2020年7月29日,国家密码管理局正式发布第40号公告,对社会公开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试点机构目录。目录收录了共计24家测评机构。
密码法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2019年10月26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密码法,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据该法规定,密码工作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创新发展、服务大局,依法管理、保障安全的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密码工作的领导。中央密码工作领导机构对全国密码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制定国家密码工作重大方针政策,统筹协调国家密码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推进国家密码法治建设。
法律依据
《密码法》第四条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密码工作的领导。中央密码工作领导机构对全国密码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制定国家密码工作重大方针政策,统筹协调国家密码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推进国家密码法治建设。
《密码法》第四十四条 本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旨在规范密码应用和管理,促进密码事业发展,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提升密码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是我国密码领域的综合性、基础性法律。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密码法,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密码法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框架下,国家安全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颁布实施将极大提升密码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有力促进密码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和规范应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将为密码部门提高“三服务”能力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扩展资料
密码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命门”、“命脉”,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密码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特殊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信息安全,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密码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担负着更加繁重的保障和管理任务,制定一部密码领域综合性、基础性法律十分必要。
在核心密码、普通密码方面,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将现行有效的基本制度、特殊管理政策及保障措施法治化;在商用密码方面,充分体现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要求,明确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均可依法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
国家密码管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家密码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组织制定,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机关和国密码法》工作的单位在其职责范围内负责本机关、本单位或者本系统的密码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国家对密码实行分类管理。密码分为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和商用密码。
《密码法》是为了规范密码应用和管理,促进密码发展,保障与信息安全,维护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和其他的合法,制定的。是密码领域的、基础性法律。
《中华共和国密码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第十四次于2019年10月26日通过,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法律依据
《密码法》第六条 国家对密码实行分类管理。
密码分为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和商用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