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法》解读:密码的主要功能、管理对象以及密码分类
问:密码有哪些主要功能?
答:密码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一个是加密保护,另一个是安全认证。
加密保护是指采用特定变换的方法,将原来可读的信息变成不能直接识别的符号序列。简单地说,加密保护就是将明文变成密文。例如,古希腊军队使用一种叫做“斯巴达棒”的圆木棍来进行加密通信,使用方法是:把一根长带状羊皮纸缠绕在圆木棍上,然后在上面写字;解下羊皮纸后,上面只有乱序的字符,只有再次以同样的方式缠绕到同样粗细的木棍上,才能看出所写的内容。
安全认证是指采用特定变换的方法,确认信息是否完整、是否被篡改、是否可靠以及行为是否真实。简单地说,安全认证就是确认主体和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例如,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采用商用密码技术保护涉税信息,增值税发票信息经密码算法进行加解密处理,确定该发票的明文信息是否真实,从而遏制增值税犯罪,减少税款流失。
问:《密码法》的管理对象有哪些?
答:作为本法的管理对象,密码包括密码技术、密码产品和密码服务。
密码技术,是指采用特定变换的方法对信息等进行加密保护、安全认证的技术,包括密码编码、实现、协议、安全防护、分析破译,以及密钥产生、分发、传送、使用、销毁等技术。分组密码算法(如SM4算法)、公钥密码算法(如SM2算法)等是典型的密码算法,密钥交换协议、密钥分发协议等是典型的密码协议。
密码产品,是指采用密码技术并以加密保护、安全认证的产品,即承载密码技术、实现密码功能的实体。典型的密码产品包括:密码机,如链路密码机、网络密码机、服务器密码机、传真密码机、电话密码机等;密码芯片和模块,如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智能电卡、社会保障卡、金融芯片卡中使用的密码芯片、可信计算密码模块等。
密码服务,是指基于密码专业技术、技能和设施,为他人提供集成、运营、监理等密码支持和保障的活动,即基于密码技术和产品,实现密码功能,提供密码保障的行为。典型的密码服务包括:密码保障系统集成(如数字证书认证系统集成),是指为他人集成建设实现密码功能的系统,保护他人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密码保障系统运营(如增值税发票防伪税控系统运营),是指为保证他人实现密码功能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安全管理和维护。
问:密码是如何分类的?
答:《密码法》将密码分为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和商用密码,实行分类管理。核心密码用于保护国家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信息,普通密码用于保护国家机密级、秘密级信息
口袋妖怪里面的各种密室解码,他的思路和方法都是非常清晰的,主要就是在各种箱子。各种器具里面找到钥匙就可以了
《密码法》明确规定,密码分为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和商用密码。国家对密码实行分类管理。
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属于国家秘密,用于保护国家秘密信息。两种密码都由密码管理部门依法实行严格统一管理。在有线、无线通信中传递的国家秘密信息,以及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信息系统,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使用核心密码、普通密码进行加密保护、安全认证。
商用密码用于保护不属于国家秘密的信息,其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比如,在金融领域,使用商用密码的金融芯片卡,可以有效遏制银行卡伪造、网上交易身份仿冒等违法犯罪活动。
在税收领域,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采用商用密码技术保护涉税信息,可有效遏制通过篡改发票票面信息进行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活动。在社会管理领域,使用商用密码芯片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可以有效杜绝伪造、变造身份证等违法犯罪行为。
扩展资料:
《密码法》的公布:
2018年9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立法规划(共116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位于第一类项目:条件比较成熟、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
2019年6月25日,《密码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旨在通过立法提升密码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促进我国密码事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2019年10月26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密码法,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密码法
1、尤其在当前全省农行案件防范面临严峻形势的情景下,由于我们平时疏于学习,对规章制度学习不深,理解不够全面,只抱着兢兢业业干好工作,遵守纪律,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等与己关系不大的可学可不学,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久而久之,就会萌生一些自由散漫的思想,造成违规违纪的现象发生,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2、经过这次规章制度学习教育,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不学习法律法规有关条文,不熟悉规章制度对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就不可能做到很好地遵守规章制度,并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
3、当前金融系统发生的许多案件除故意犯罪因素外,大多数都是因个别员工法律和规章制度意识不强,违规操作而造成的,不但给国家造成了损失,并且也毁了自我的人生和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