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消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26日表决通过密码法,将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密码法旨在规范密码应用和管理,促进密码事业发展,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提升密码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是我国密码领域的综合性、基础性法律。
密码法共五章四十四条,重点规范了以下内容:第一章总则部分,规定了本法的立法目的、密码工作的基本原则、领导和管理体制,以及密码发展促进和保障措施。第二章核心密码、普通密码部分,规定了核心密码、普通密码使用要求、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国家加强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工作的一系列特殊保障制度和措施。第三章商用密码部分,规定了商用密码标准化制度、检测认证制度、市场准入管理制度、使用要求、进出口管理制度、电子政务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制度以及商用密码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第四章法律责任部分,规定了违反本法相关规定应当承担的相应的法律后果。第五章附则部分,规定了国家密码管理部门的规章制定权,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密码立法事宜以及本法的施行日期。
密码法规定,国家对密码实行分类管理。密码分为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和商用密码。核心密码、普通密码用于保护国家秘密信息,属于国家秘密。商用密码用于保护不属于国家秘密的信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使用商用密码保护网络与信息安全。
密码法规定,国家加强核心密码、普通密码的科学规划、管理和使用,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措施,增强密码安全保障能力。国家鼓励商用密码技术的研究开发、学术交流、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用密码市场体系,鼓励和促进商用密码产业发展。
此外,为突显人才培养对于密码事业的重要性,密码法规定国家加强密码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对在密码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是为了规范密码应用和管理,促进密码事业发展,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制定的法律。是中国密码领域的综合性、基础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19年10月26日通过,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2018年9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立法规划(共116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位于第一类项目:条件比较成熟、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
2019年6月25日,《密码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旨在通过立法提升密码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促进我国密码事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2019年10月26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密码法,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旨在规范密码应用和管理,促进密码事业发展,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提升密码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是我国密码领域的综合性、基础性法律。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密码法,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密码法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框架下,国家安全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颁布实施将极大提升密码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有力促进密码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和规范应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将为密码部门提高“三服务”能力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扩展资料
密码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命门”、“命脉”,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密码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特殊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信息安全,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密码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担负着更加繁重的保障和管理任务,制定一部密码领域综合性、基础性法律十分必要。
在核心密码、普通密码方面,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将现行有效的基本制度、特殊管理政策及保障措施法治化;在商用密码方面,充分体现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要求,明确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均可依法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
密码法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2019年10月26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密码法,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据该法规定,密码工作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创新发展、服务大局,依法管理、保障安全的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密码工作的领导。中央密码工作领导机构对全国密码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制定国家密码工作重大方针政策,统筹协调国家密码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推进国家密码法治建设。
法律依据
《密码法》第四条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密码工作的领导。中央密码工作领导机构对全国密码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制定国家密码工作重大方针政策,统筹协调国家密码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推进国家密码法治建设。
《密码法》第四十四条 本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密码大体上分为三类,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信息论和数论
第一类:公开密钥算法:RSA
第二类:对称算法:AES,DES。Hitag2
第三类:单项序列算法:MD5
而对称算法又可以分为分组加密和序列加密两种
分组加密:AES,DES
序列加密:Hitag2,Keeloq
序列加密通常是硬件实现,因为每次加密1bit,对于硬件来说用移位寄存器来实现是很容易的,但对于最小存储单位是1Byte(8bit)的上位机来说,频繁的位操作并不方便。
加密算法的理论基础基本上来自于数论,数论主要是讨论整形,基本上就是关于素数的研究,RSA的加密难度依据就是,两个大素数的因式分解,但目前无法证明是否有方法能快速的因式分解两个超大素数,所以也无法证明此算法绝对安全,但同理无法证明它不安全。目前2048位的RSA公认是安全的。
信息论在本质上基本和密码学等价,信息熵也影响一组加密数据其安全性,和其被攻破的难度。所以如何降低冗余,隐藏明文也是密码学必须考虑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针对这段时间相信大家都在网络上看到了这样的新闻,那就是个人信息保护法表决通过,这这将意味着个人信息的保护已经完全利例入法律之中,将会在以后的现实生活之中对个人的信息保护有着更好的帮助,同时能够约束有关媒体或者是软件去泄露个人信息。
根据网络上相关的信息显示,在8月20日13届全国人大常务委会第30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从2021年11月1日实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颁布,将会从更大程度上去完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对应用程度,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个人软件,如果过度收集个人信息,那么将会做出针对性的规范以及相关的管控工作。
除此之外,我们在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可以明显的看到,诶相关的金融科技公司不能够将不满14岁的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纳入敏感个人信息的范畴,同时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要对这种情况制作人信息处理规则,同时还必须要在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行踪轨迹等相关方面都属于个人敏感信息,要被严格的要求保护,换句话来说任何人都得遵守,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必须要遵守这一次个人信息保护法里面的相关的条款,这样子金融科技公司和相应的app公司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明显的知道,这一次法律的颁布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非常好的,而且也能够保护我们个人信息不至于被泄露出去,这将会更加规范化的个人信息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