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三分法法则(三分法则的意义是什么)

2023-02-12 3:11:30 摩斯密码知识 思思

风景摄影中的三分法与井字构图

导语:摄影作品能够成为一个比较出色的作品的一大原因是它的构图出色,那么如何构图呢,下面就来跟着我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风景摄影中的三分法与井字构图

构图这两个字,打在Google 搜寻会跑出一连串的网址,一连串的网路文章一定让你眼花撩乱,读者可能就每个连结都点一点,看一看,有看懂就继续看,看不懂就回到上一页,继续点下一篇。下一篇可能是有看没有懂,然后继续回到上一页,再点下一个。可能有看懂一点,可能越看越模糊,看到后面最大的可能就是找周公下祺去…

如果把Google搜寻改成寻找「构图」的两个字的有关图像,出现机率最高的一定是黄金比例(不是清玉的那种黄金比例XD)与井字构图。所谓的黄金比例是1:1.618

构图的初始就是比例关系

当我们把眼前的景物透过「观景窗」取景,按下快门由「感光元件」记录下影像。观景窗与感光元件的长宽比例刚好就是2:3近似于黄金比例1:1.618,因此黄金比例与摄影有了不解之缘。

▲感光元件为2:3,相近于1:1.618的黄金比例中。笔者就直接在感光元件上绘制构图蓝图,供各位参考。

构图决定一切?

构图虽不尽然决定照片的一切,但是构图是拍照的首要步骤,构图是摄影的起手式,摄影是种种训练的结合,包含个人美学的基础,美感的培养,色彩学的搭配与光线的了解,良好的构图加上正确的曝光才可以成就一张照片。

开始构图

「构图」字义的组成就是指构成图像的元素,「元素」可能是景物排列的规则、物体的大小比例、颜色对比或是视觉延伸的方向性,简单来说就是「图像的组合」。撇开摄影的光圈、快门、曝光之类的基础原理不说,构图是摄影最重要的精神所在,构图的好坏影响着照片平衡感、空间感、比例感,构图的比例拿捏恰当甚至可以引申意涵,营造照片之外的想像空间。

三分法则

三分法则是最基础、最简单也最常用到的构图技巧,善加利用三分法则可以使照片脱离呆板,添增趣味性让照片充满活力。

▲最基础的三分构图法示意图。

三分法则是构图里最基本的一个构图原则,风景摄影里面常利用三分法则来安排前、中、后景,这部份也是应用三分法构图的因故。下面我们用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些规则的作品。了解规则以后,当然可以打破规则,以及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技巧来提升我们的摄影技术。

综述

井字构图是三分法则与黄金比例的延伸。 拍照时利用三分法则与井字构图的用意,在于使主体脱离画面中央重新分配布局借以增加画面的趣味性。 经验里面告诉我,把拍照的画面依规则分成三分之一与三分之二状态比时,是最令人舒服的视觉效果。 把画面里的景致或组合区块沿假想线条把图像分割成三分之一与三分之二,这假想的线条可以是水平也可以是垂直或是斜线的方向。

三分法则与井字构图最常运用在风景摄影里面,虽然看起来像是数学规则,但是妥善利用这样的构图规则,创造画面平衡分配的视觉效果便可以得到丰富多样的画面。 善加利用三分法则与井字构图让画面制造平衡,是摄影里面建立正确审美取舍的重要学习课程。 妥善的运用它,使图像跳脱过于静态的和复杂的感觉。

妥善的分配画面

学会三分法则以后我们知道基本的构图实际上是种比例分配原则,图像画面透过拍摄者的巧妙安排,除了可以平衡画面以外,更精确的构图可以让画面更加和谐。 试着看下面这张照片:

▲上图除了利用三分法则把天空与地景分为三分之一与三分之二以外,画面里最高的山峰位恰巧于画面左边三分之一处,由左下开始延伸的道路曲线总高度也近于2/3,道路消失的终点也接近画面右边的三分之一。

▲把上图所加上的虚拟线条拿掉,利用道路(车轨)来分格画面,会发现箭竹的地景也是三分之一。 山下的云海与道路中间也大约是三分之一,云海以上的.天空也近似三分之一。 即使这些因素在照片里是抽象的,但是仔细推敲就可以看出照片里有一个合理的秩序和组织。

这一切是否意味着,构图时我们需要注意拍摄的画面一切都要完全对准有三分之二或是三分之二的因素吗? 答案是:不一定。

其实,这些构图的细节都只是粗略的指引。 拍照时通常要先想:「最重要的是什么?」,再来思考要搭配的是什么? 要拍摄的是什么? 所谓的要拍摄的通常是主体,主体的范围并不总是直接全部都出现在照片中,而搭配的通常是由视角演生或是延伸的景物的。

▲我们就以这张照片做为讲解范例。

▲由上面这张照片来看构图,前景的植物线条不约而同的指向一个消失瞄点,加上线条描绘以后可以出这些隐性的指标。

▲如果在地平线与画面右侧三分之一各画上一条水平虚线,可以更清楚的指引出视觉消失的瞄点。

▲套上井字线可以更清楚的看出画面的分配原则。

拍摄风景时,通常利用地平线或是水平线来切割画片与分配比例,拍摄地平线对齐的上部或下部三分之一的构图。 而对于拍摄人物、生态时,把拍摄主体置于拍摄照片构图的两侧,这样可以画面的更加具有目方向感或是动态感。 把主题摆放的位置离开画面中心,可以添与画面视觉的方向感。

▲在上面的例子中,骑自行车的人被放置在右下角,因为他正往画面消失点的方向移动。

熟悉规则与摆脱限制

三分法与井字构图仅是风景摄影构图的基础练习与运用,并非一定在每次摄影或是起手构图时,一定都要墨守这些规范。 如果硬性地要自己把所有的拍摄画面都应用上去,反倒成为一到无形的枷锁。 然而,比例分配与方向指引的基础原则仍然适用于所有的拍摄过程。 记得保持一颗平常心,拍照时,多想、多看、多听,而不要让「想着如何构图」成为自己的困扰。

下面的这张照片既没有二分之一的倒映,也没有任何一个物体出现在三分之一的位置,反而一切都些微偏离了三分法或是正中心,没有任何一个在右边的例子。

打破规则,有益对称的范例

如果你是一个正在学习的学生,在你还没弄清楚所有规范以前,老师课堂所讲授的知识必然是该遵守的规则。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自由奔放与创造性十足的艺术家,就会觉得所有的规则都束缚了你的创作,规则就像个牢笼把你局限在狭小空间。 然而,所有的规则在熟练以后都会有被打破的时候。 这是用学习与时间来释放内心的反叛。 也就是说,只要你想做的突破或许它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三分法则的核心原则之一是,把主题放置在照片的中心是不理想的。 但是如果想强调的是画面的对称性,利用二分之一的构图来映社对衬,便是无可厚非的选择。

同样,还有许多其他的情况下,它可能是一个可以忽略的规则,而不是一昧的使用它的三分比例原则。譬如:你可能想使你拍摄的主题失去平衡,刻意创造一种不和谐的画面。

构图到了最后,最重要的是要问自己:我想强调什么? 什么是特别关于这个主题? 我想要传达什么样的心情? 如果三分法则可以帮助你实现这些目标,然后使用它。 如果没有,那就不要使用这项理论来构图。

▲湖面以上的山景与天空只占画面的1/4,前景的芒草减少湖面积的比例,并与右上角云瀑对映平衡画面。

▲右下角的小船摆放的用意在于平衡左上角日出的重量,如果构图里面移去这艘小船,那么整个画面重量势必往左偏移,失去画面的平衡。

构图原理的重要意涵在于:先熟悉原理进而了解规则,最后则是利用规则摆脱限制。

什么叫三分法法则(三分法则的意义是什么) 第1张

为什么风光摄影中一般采用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则”(rule of the thirds)也称“黄金分割”,“九格宫”。。。 “三分法则”是构图的基本的规则,意思是:把画面按水平方向在1/3,2/3位置画两条水平线,按垂直方向在1/3,2/3位置画两条垂直线,然后把景物尽量放在交点的位置上。这样构图能够较好地达到画面各部分均衡的效果。

什么是三分法构图,三分构图法有什么技巧?

拍摄出好照片不总是出于偶然,一些规则可以帮助你拍摄出不一般的照片来,而三分法国土规则是最有效的。

(试着把照片的主要兴趣点放在其中一条横线与竖线的交汇点或者附近,这样拍摄的照片既好看又具有动感)

在你的照片上想象出一个网格,其中两条线把照片横向分成三等份,而另两条线把照片纵向分成三等份。现在,把拍摄主体置于其中一条横线和竖线组成的交叉点上。然后把地平线放在其中一条横线上——这就是三分法构图规则。只要把关键的画面因素规则。只要把关键因素放在这些交汇点上,差不多都能获得强有力的构图。

(如果主体是纵向的,把它放在画面中靠左或者靠右的1/3处。如果是拍摄人像,眼睛的位置最好是位于其中的一条横线上。)

当然,有些数码相机用户不必这样凭空想象,他们在构图的时候可以把三分法规则网格置于显示屏上。

(把地平线放在其中一条三等分的横线上可以创造出更具平衡感的构图。)

我们往往倾向于把主体放在照片的正中间,或者在拍摄风光的时候把地平下放在画面的中心线上。倒不能说这样做是错误的,但是这样的构图难以吸引人的目光。如果把主体移离中心或是把地平线向上或者向下移动一下,你的照片立刻就会充满活力。

(当然,任何规则都是可以打破的,有些照片就不能简单地套用三分法构图规则。)

备注:

1、由于有很多规则可以遵守,因此不必仅仅拘泥于这一种。如果你觉得你的照片采用略微不同的构图方式会更好。

2、为了更好地理解三分法构图规则,你可以观察一些你喜欢的照片,想象着在这些照片上放一个网格。

3、有时你可以对你的照片进行裁切(利用软件比如lightroom、photoshop)来进行构图,使用他们更加符合三分法构图规则。

黑格尔的三分法是什么

黑格尔的三分法

黑格尔的"一分为三"的辩证法问题.这里所说的"一分为三"也就是黑格尔自己经常所说的"三分法",这里所以称之为"一分为三",意在着重指出,黑格尔"三分法"之中的"三"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因此这就构成"三"的内在统一性亦即"一".黑格尔也常用"三一律","三一体"这样的名称,也是要指出"三"的内在统一性。

黑格尔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

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

在质量互变规律中,黑格尔用质、量、度来诠释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变化,指出质是事物的属性,从根本上决定了某物属于某物,如果脱离了质,某物就不再是某物了。量只是事物外在的规定性,它的变化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不会改变事物的性质。而衡量量变限度的就是度,造成质量互变的点叫“交错点”,据此点构成的线叫“交错线”,量变是渐进式的,而质变是在渐进过程中中断,走向飞跃,从而彻底改变事物性质。对立统一思想是黑格尔辩证法最具价值的组成部分。黑格尔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所有事物的对立面又都是相统一的。黑格尔直接攻击形式逻辑,尤其是“A=A”的同一定律,他指出同一定律建立在一种抽象的同一性基础上,没有考虑到它的内在差别,他要求把自身的内在差别和内在矛盾包含在具体的同一性中。他认为,同一本质上就是绝对的非同一,包括差异、对立和矛盾,唯有在同一与差异的统一中才能发现真理。

否定之否定是指逻辑思想经历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肯定)的过程。第一阶段为抽象的理性阶段,首先肯定理性思维的优点与价值,确定理性思维的地位。第二阶段进入否定理性阶段,对理性思维采取扬弃的态度,过渡到它的对立面。第三阶段是再次肯定理性思维的阶段。黑格尔说:“就以否定作为结果来说,它是包含着肯定的。肯定中包含它所自出的否定,并扬弃否定在自身内,所以说辩证法具有扬弃否定,否定中又包含肯定的特性。”黑格尔认为世界本质是客观精神,因此“否定之否定”演变成了对自我意识的探求。

摄影三分法构图

摄影三分法构图

摄影三分法构图,生活中不少人都是很喜欢拍照的,拍照的技术也是需要学习的,构图是最容易,也是最难的一项技能,最容易是每个摄影爱好者都知道构图的方法,下面看看摄影三分法构图及相关资料。

摄影三分法构图1

三分法构图也是大家经常会用到的构图方法,在拍摄时,我们可以把整个画面横向或者是纵向均分成三份,这种平分会使画面产生两条虚拟的等分线,这两条等分线就是三分线,根据画面内容,可以让景物占据三分线的不同位置,比如三分之一的位置或是三分之二的位置。

这张照片中,天空占画面的三分之一,雪山占画面的三分之一,草地占画面的三分之一,是很经典的三分法构图,而且画面下方还有一个红色的房子,与背景形成了色彩对比关系,而房子的位置也在黄金分割点附近。

这张照片找了一个比较低的角度,利用摄影近大远小的原理靠近鲜花拍摄,虽然是很小的花,也可以将它们展现得很突出。另外,将天空占据三分之一的位置,地面景物占据三分之二的位置,使画面层次很清晰,空间感很强。

这也是一幅三分法构图的作品,上面的山峰和天空占据三分之二的区域,地面景物和湖水占据三分之一的区域,而前景位置的湖水,中景位置的建筑,以及远景位置的山峰让画面层次分明,很有空间层次感。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停靠在港口的三沙1号轮船,看画面中有三分之一的天,三分之一的船体,以及三分之一的地面,是典型的三分法构图。当时恰好有一个游客从这里走过,将她放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附近,游客的红色衣服与背景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关系,产生一个视觉兴趣点,将它们合理组织起来,就成为了一幅非常精美的摄影作品。

所以在进行摄影创作时,应该把这些构图方法烂熟于心,当举起手机的时候,构图方式就应该想出来了,如果思考时间过长,也许美丽的画面瞬间就错过了。

摄影三分法构图2

三分法则是什么?

三分法是一个构图指南,它将图像分成三等分(水平和垂直),因此您有九个部分和四个网格线。根据规则,通过沿着网格线定位关键元素,你最终会得到更好的'构图。

这是三分法则的可视化:

为了遵循规则,只需使用网格线来定位基本的组成元素。

因此,在拍摄一朵花时,您可以将其茎沿右侧或左侧的垂直网格线放置:

拍摄日落时,您可以将地平线沿着顶部或底部的水平网格线放置。

(请注意,您的相机实际上可能会提供网格覆盖,您可以在菜单中激活它;这样,您就不必想象三分法。相反,您可以在通过取景器观看时看到它!)

三分法还确定了每个网格线交叉点中心的四个电源点:

在这里,您可以定位兴趣点,例如头部(拍摄人像时)、花朵(拍摄静物时)或宠物的眼睛,如下图所示:

如您所见,使用三分法则实际上并不复杂。这就是它如此强大的原因——它是一种改善构图的简单方法,它需要零艺术培训或摄影经验。

不过,作者会直接说:

规则是用来打破的,仅仅因为你忽略了三分法并不意味着你的作品无趣、乏味或其他不好。尽管它的名字,三分法是一个指导方针,而不是硬性规定。您绝对可以在不使用三分法的情况下创作出美丽的作品。

还要记住,这只是众多合成技术中的一种。还有很多其他“规则”和指导方针值得考虑,例如对称性、几率规则、三角形组合等等。

同时,三分法是开始构图的绝佳方式。它始终如一地产生出色的效果,即使是专业摄影师也一直在他们的工作中使用它。另外,正如一位智者曾经告诉作者:如果你打算打破规则,你应该先学会它。这样,您可以确保尽可能有效地打破它。

为什么三分法则有用?

既然您知道如何遵循三分法,那么了解它的重要性以及它究竟可以为您的照片做什么很重要。

实际上,三分法则是关于两件事:

平衡

活力(运动)

首先,通过将关键元素定位在三分线交叉点或网格线处,您的照片会变得更加平衡。你的关键元素在三分之一的构图中创造了视觉兴趣,同时也平衡了剩余三分之二的空白空间。这看起来很棒,对观众来说感觉很合适。

其次,在画面中央包含关键元素的构图通常会让人感觉非常静态和乏味。观者的目光无处可游;取而代之的是,观众看着镜头,看到其中心的主题,然后离开。

但三分法鼓励了活力,观众可以看到侧面的一个关键元素,然后在图像的其余部分进行视觉之旅。

换句话说:

三分法构图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摄影体验。

此外,三分法借鉴了人类自然查看图像的方式。研究表明,人们的眼睛通常会看向一个交点,而不是镜头的中心——所以三分法适用于这种自然的观看图像的方式。

何时使用规则(附示例)

到现在为止,您应该知道三分法则几乎一直都是有用的。只要您有不同的组合元素可供使用,您就应该考虑应用该规则。

例如,在风景摄影中,您可以沿着顶部水平网格线定位地平线:

还要注意另一个关键的构成元素——高跷结构——是如何定位在框架的右上角的电源点的。多亏了这一点,整个镜头感觉平衡和动态。

在人像摄影中,您通常希望沿着三分法网格线定位主体的身体:

将拍摄对象的头部放在交叉点之一(眼睛是肖像的自然焦点)也是一个好主意。在下面的照片中,领带和花朵还提供了第二个感兴趣的区域,它们与第二个交点对齐:

在野生动物摄影中,您可以将拍摄对象的头部(和眼睛)与电源点对齐:

在花卉摄影中,当茎遵循三分法网格线并且花瓣位于电源点顶部时,主体看起来很棒:

使用三分法则的快速提示

虽然在你的作品中使用三分法则很容易,但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和练习才能让这条法则成为你的第二天性。

试着养成对每一张照片问两个问题的习惯:

您的兴趣点是什么(即,照片中突出的区域和您想要强调的区域)?

你故意把这些点放在哪里?

这样,您可以确定您的兴趣点,然后您可以立即将它们沿着三分法网格线或电源点放置。

你的构图最终会达到完美的平衡。

说得通?

此外,如果你没有在镜头中使用三分法则,那也不是世界末日。毕竟,您以后可以随时裁剪照片! (请确保在编辑时牢记网格线。)

顺便说一句,如果您想立即开始练习三分法,您可以随时拉出旧照片并进行一些测试裁剪。看看它对你的照片有什么影响;你可能会对结果印象深刻。

打破规则:你应该这样做吗?

正如作者上面解释的那样,打破三分法则并最终拍出漂亮的照片是可能的。

事实上,有时你可以通过忽略规则来获得更强大的构图。因此,虽然作者鼓励你学习三分法则,但一旦它根深蒂固,就尝试打破它。

作者最喜欢打破三分法的时间之一是拍摄对称对象。如果您从上方拍摄多肉植物或花朵,当完美地居中于框架中时,对称性看起来会更加引人注目:

这张走廊的镜头也是大致对称的,这增加了构图的强度:

请注意,图像可以同时打破并遵循三分法则。例如,虽然上面的图像大部分是对称的,但一个关键元素(拉大提琴的人)位于交叉点。

底线:

学习三分法则。然后打破它。最重要的是,玩得开心!

摄影三分法构图3

什么叫构图

摄影构图是照片画面上的布局、结构。其具体含义是运用相机镜头的成像特征和摄影造型手段,根据主题思想的要求,组成一定的画面,使客观对象比现实生活更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更充分更好地揭示一定的内容。

画面结构要做到:明确主题、辨别主次、弃繁就简、布局适宜。主体突出,恰当衬托以陪体和背景,使画面既不杂乱,又不单调,多样而统一,鲜明而简练。简洁、多样、统一、均衡是构图的基本要求。

构图的意义

我们所处的环境为三维空间,我们将现实生活中的三维空间环境下的物体利用视觉特征,有机的再现由边角限定的二维空间内,并担负着突出主体、吸引视线、简化杂乱,给出均衡和谐画面的作用,并通过画面构造传达阐释更多的信息,反映作者对一事物的认识和感情。

构图的目的

每一个题材,不论它平淡还是宏伟,重大还是普通,都包含着视觉美点。当我们观察生活中的具体物象-人、树、房或花的时候,应该撇开它们的一般特征,而把它们看作是形态、线条、质地、明暗、颜色、用光和立体物的结合体。通过摄影者运用各种造型手段,在画面上生动、鲜明地表现出被摄物的形状、色彩、质感、立体感、动感和空间关系,

使之符合人们的视觉规律,为观赏者所真切感受时,才能取得满意的视觉效果-视觉美点。也就是说,构图要具有审美性。正像罗丹所说的"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作为摄影者,不过是善于用眼睛渤视大自然并把这种视觉感受移于画面上而已。但构图不能成为目的本身,因为构图的基本任务,是最大的可能阐明艺术家的构思。

构图的性质

构图不仅指具体操作,而且还意味着把整个形态作为与复杂的摄影规则相联系而描绘的对象,把自然物象引入到一个现实的境界,成为不同于自然的一个独立存在的世界。任何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都是一个复杂的思想艺术的统一体。作品的复杂性是由生活的复杂性决定的。然而在画面处理上贴切自然,五彩缤纷,浑然天成,绝少斧凿痕迹,这是什么缘故呢?

原在就在于摄影者在创作时,就象"工师之建宅",经过一番选择提炼,筹划安排,组织结构上下了功夫,在"经营位置、置阵布势"中体现了摄影者对生活的理解和匠心独运。因此,我们在创作中一定要进行一系列的组织安排,巧思结构,精心布局,突出主要的方面,强调出本质的东西,并把作品的主题思想体现到鲜明的形象组织中去。

三分构图法

无论是拍摄人像还是拍摄风景,构图的好坏都直接影响到画面的美感,这就是为什么在拍摄同样景物时有些人拍的好看,而有些人拍的就不是很好看的原因。下面介绍一种摄影中最常用的构图手法——三分构图法。

顾名思义,就是把照片纵横均分成三等分,而把摄影主题放在四个交点的任意一个交点上,如下图:

很容看出来,我把照片的主题-三轮车和工人大概放在了左下角的交点上,照片其他位置留白,这样照片的主题就很突出-三轮车和工人,给人传递的信息也很明确-三位工人在清晨出行,除此之外图中没有任何能明显抢占主题或者说引人注目的信息出现,这样的照片给看的人传递的信息就很明确了。

三分法思维是什么?

三分法”的最初发展就是创立了太极理论,建立了易经思维,我们讲到太极八卦,常会说“一分为二,亦一亦二,二合为一。阴阳如同正反,能够分辨得出,但是分不开。中国人自古知道只有阴阳互动才能有运动,自然万物才会有发展,没有互动,没有发展就是死亡的深刻道理。中国人主张的“天人合一”就是这个道理。

实际运用

首先说明中国的“中”字,根据三分法的原理,中国人不会采用选正选反的两个极端的路子,而是统筹起来看成第三面,这就是“中”。中国人认为“中”就是合理的意思,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庸之道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中国人并不是指夹杂在中间的人,而是指合理的人。

华夏服饰

根据“三分法”理论,华夏祖先精心设计制作了华夏衣冠——汉服,“三分法”体现了汉族人的世界观,思维观,宇宙观。从汉服的主要特点来看,交领、右衽最能体现“三分法”的道理。另外,汉服的多样同一性的特点也是体现了华夏祖先在“三分法”上的良苦用心,汉服除了具有如曲裙,直裙,儒裙等多种样式外,还经历了历朝历代(除清代“剃髪易服”之后)的演变,款式多种多样,但几乎所有汉服都具有交领、右衽,素腰的主要特点,这就是汉服的同一性。多样性和同一性本属于正反阴阳两个对立面,但是汉服能把这两面统筹起来体现了“三分法”在服饰上的无限魅力。

中国书法

书法是具有一门法度的高级艺术,法为书法的法度,中国书法不仅需要遵循一定的汉字书写规律,还要讲究创新。在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里,处处体现了“三分法”的身影。在汉字的笔画方面,书法讲究笔画的粗细变化,一副书法作品内书写的汉字里,都会有粗的笔画和细的笔画,粗细犹如正反阴阳,阴阳互动在一个汉字里面显现,这就是书法的运动美,这样的运动美除了在笔画的书写上,还在布局上,比如整幅作品反映出来的汉字,有大的有小的,有运墨重的,有运墨轻的,有长的有短的,这种不同的效果互相交映,才是书法艺术的真正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