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知道半音的存在
1234567(数字简谱,对应的字母简谱CDEFGAB,下面直写出数字的,字母的请自行转换)中
34和71外其他的音中间还有个半音的,比如12之间有个音b2
那么音的组成就是1 b2 2 b3 3 4 b5 5 b6 6 b7 7
C调转D调就是相当于把C调中C的音换成了D,也就是数字简谱1换成了2,相当于升高了2个音(从1到b2在从b2到2),那么C调转D调只要把C调中的每一个音升高2个音就行了(比如C调中的3转D调变成b5)。
前三个是和弦4和高音2,然后是和弦4.6和高音1,接着是和弦4和高音2,是和弦4.6和高音1,接着是和弦4和高音2。然后是和弦4.6和高音1,最后是一个和弦4和高音2,和弦4和6,最后一个音是7。
五线谱与简谱的转换:
理论上说只要知道调号,可以比照升号口诀:“一是G,二是D,三A四E五是B,六个升号升F,七个升号是升C”和降号口诀:“一是F,二降B,三降E来四降A,五降D、六降G,七个降号是降C”来套。
比如说,简谱的G调在五线谱上就是一个升号,简谱的F调在五线谱上就是一个降号。以此类推,简谱的B调在五线谱上就是五个升号,而简谱的降A调在五线谱上就是四个降号等等。
五线谱分类为:
1、总谱,记载合奏或合唱的乐谱,由许多单行谱联合组成。
2、分谱,分别记载每种乐器或每个声部的乐谱。
3、大谱表,由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联合组成,用于钢琴、管风琴、竖琴及混声合唱等。两谱表中隐伏一条临时加线代表中央C,又称十一线大谱表。
没有转调的软件,我们都是自己转,然后用overture自己打一份新谱。教你一下怎么转调吧
最简单的办法,其实就是对比来数数。看两个调之间差几个音。
比如F大调与降B大调中间是差5个半音.你就这么往上数,F大调的"dou"在降B大调上记谱是"fa".
比如D大调与C大调中间只有一个黑键,所以是两个半音的距离(也可以说是一个全音),那D调的2,写到C调里就是1。
象升降记号我觉得如果你不是音乐专业的话,讲原理是比较困难.我这边直接帮你弄一个对照表吧.
用1.2.3.4.5.6.7的简谱来代表"dou.re,mi.fa......"
比如C调转D调
D1=C7(注意D大调这个1是#1,你的谱的前面谱号有写有看见吧?)
D2=C1
D3=C2
D4=C3(这里D大调还一个#4)
D5=C4
D6=C5
D7=C6
D大调是有#2和#4的,但是C大调没有,所以呢转成C大调后就没有黑键了。
但是要注意你原来D大调的谱里面有没有临时升降号(就是小节里某个音临时写上的#或者b),那翻译到C大调的时候,就要注意,比如D大调里某个小节的的1被还原了(就是不升了),那翻译到C大调的那个音,你就要给他降掉半音(因为原来是升的),那就应该是C大调的b7(降7)。
怕你不了解,再给你举个例子,比如F调转降B
F1=降B4.
F2=降B5.
F3=降B6.
F4=降B降7(黑键).
F5=降B1.
F6=降B2.
F7(降)(黑键)=降B降3.(黑键)
由于F大调是要降7.降B大调是要降3和7.所以译过来以后.会多一个降3的音.
在新的谱不需要在音前面加什么b号(降号).因为降3.和降7本来就是这个调要降的音,就象F大调里.谱号直接在前面就写了降7.而不是在曲子里还特地去标出降7.所以新谱前的调号也要记得改.在五线谱的的3音的那条线上写上一个"b".
如果曲子里有临时的升降号.比如在F大调里有出现还原降7,(意思就等于把降7变回7)那在降B大调里把原本译出来的那个降3也还原了就好了.(就弹3).如果F调里出现了升1.那在降B雕里把4升了就可以了.这样出来的音响才会对.
这样干说比较难懂.不过应该挺清楚了吧。不清楚的话,按我说的自己试验一下,像你说的D转C调,其实就是所有的音降一个全音,2变1,3变2.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
将C调升3个音阶。
F调有一个音要上黑键,就是升4(按C调来说就是降7),如果左手伴奏中以有这个音,当然就需要用黑键。
按照CDEFGAB=1234567的顺序排列的。1=C就是C调,1=D就是D调,以此类推。
以G调为例:1=G以sol为do之后弹出来的sollasidoremi#fa(黑键)sol,就是G调的1234567(其中#fa是黑键这个注意点就好了,其他都是白键)。他们只要遵循全全半全全全半即1-2是全音,2-3是全音,3-4是半音以此类推的顺序。
扩展资料:
钢琴谱常用符号
1、升记号(问#):表示将基本音级的音高升高半音;
例如:F升高半音就答是升F;C升高半音就是升C。;G升高半音就是升G等等。
2、降记号(b):表示将基本音级的音高降低半专音;
例如:B降低半音就是降B;E降低半音就是降E;A降低半音就是降A;等等。
3、重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的音高升高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例如:E升高全音就是重升E;G升高全音就是重升G;等等。
4、重降记号(bb):表示将基本音级的音高降低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例如:F降低全属音就是重降F;B降低全音就是重降B;等等。
把F调的1当作降B调的5,F调的4作为降B调的1,排列出来的音序即为降B调。
一般简谱中,在转调时都有标注,如:F转bB(前1=后5)等,遇到这种情况,你把F调的1当作(降B)5来看,把F调的5当作(降B)2去看,通过这样转换后,唱出的音高就是bB调的音高,其他的转调也是同样道理。
简谱F调的歌曲1=F,2=G,3=A,4=bB(降B),5=C,6=D,7=E(这是音名)。要转为唱名、则为:1=4、2=5、3=6、4=b7、5=1、6=2、7=3
扩展资料:
F调音阶,用固定调(即C调)数字简谱记来就是456b7123(1=C)。C调要转到F调,就要把整曲所有和弦都改变,就是按照C到F的音阶距离来变。也就是说C到F的音阶相差4个,因此其他的和弦也应按照这个距离来改变。
数字简谱,通常采用首调记谱,即无论何调,大调音阶的第一级音都记作“1”。要想准确、熟练地掌握首调与固定调之间的转换,需要首先理解音名、调名、音级等多个基本概念。
习惯上,以自然大调的各正统音级作为“自然音级”。简谱的数字所表达的,正是自然大调音阶的自然音级,比如1234567,就是表达自然大调1~7的自然音级。相对于自然音级,简谱数字中加有升降号的,则表达为相应的“变化音级”,比如b7的本来意思,就是“降七级”。